要用科技手段强化管理,不能任由他们违反交通规则。
作者:今纶
关于电动车,不讲大道理,讲讲我个人的经历。
我开车的时候,最怕的不是行人,而是电动车骑手,他们会突然在我面前出现,然后变道,穿插而去,留下我惊出一身冷汗,这是经常的事儿。
我自己骑自行车的时候,最害怕的也是电动车骑手,明明往后看了没有车,准备拐弯,电动车骑手会突然窜出来,打我一个措手不及,有一次,我确实被撞上了。
我说句实话,我对电动车骑手意见很大,因为他们中太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
我有一次对一位莽撞的骑手说:“我的车受点损失是小事,可是你的命对你家人是大事啊。”他沉默不语,快速离开。
日前,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初次审议了《广州市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草案》提出“分类分区分时管理”,其中,公园、广场、步行街全天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独轮车、电动滑板车、自行车驾驶或者使用。超九成受访者建议加强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
对于公园、广场、步行街全天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独轮车、电动滑板车,我个人是支持的,我认为尤其要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为什么?
因为确实动力比较强,容易对市民造成伤害,你说你到公园、广场、步行街骑个速度飞快的摩托车、电动车图什么呢?这是个休闲的地方。
很有意思的是法国首都巴黎市民在4月2日一场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公投中,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禁止共享电动踏板车。市政府对公投结果表示尊重。
根据巴黎市政府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在巴黎20个地区,支持禁止共享电动踏板车的票数介于85.77%至91.77%。
一名47岁铁路工人说:“我投票禁止电动踏板车,因为现在巴黎的情况一团糟。”他还批评这项共享计划“使巴黎变得危险,是视觉污染”。
我的重点在于电动车骑手的话题,我就一句话:要用科技手段强化管理,不能任由他们违反交通规则。
我个人对于电动车毫无恶意,我也非常清楚正是因为电动车的广泛使用,使得快递员、外卖小哥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在当下尤为可贵。
所以,在中心城区大规模禁用电动车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现在的情况是:官方并无此意,但网上很多谣言,必须说说。
你真要全区域禁止电动车,那么点快餐的白领会有意见,送餐太慢,很多骑电动车送娃上学的市民,以及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市民也会有意见。
而且很有可能引发有关公司股价的大幅度下跌。
有些市民可能会说:“喔,你们这些开私家车的了不起,你们占用了最多公共交通资源,却不愿意看到我们这些穷人骑电动车”。这样的言论一定会出来,而且已经出来了。谣言很可怕。
那么,该怎么办?当然是要严管电动车,而且是用科技和法治的手段严管。
先来看一下公开数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21年广州共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多宗,同比上升169%。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数跟超速行驶有关。
截图自南方都市报电子版
深圳交警也曾公布《2020年以来涉电动车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情况》。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截至2021年2月28日),共发生涉电动车交通亡人事故96起、死亡98人。
毫无疑问,电动车骑行者确实闯了不少祸,从骑手以及路人的生命安全角度考虑,我们来呼吁加强既定规则之内的严管,这是全体市民的公共利益所在吧。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平平安安?
谁不希望自己开车出行一路顺利?
谁愿意看到电动车骑手相撞,头盔散落路边?
如何严管?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系统该大显神威了。
所有外卖小哥、快递员以及其他电动车骑手在公共场所被摄像头抓拍到违法违规,比如闯红灯,一定要严厉处罚,一个都不能放过,因为这是在拿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这需要摄像头抓取的范围更精确(仅限于公共区域),抓取的图像更为高清,图像识别对比的速度更快。
在公共区域是不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的,何况摄像头面对的是交通违法违规人员。
交警的有关系统与外卖公司、快递公司的系统打通,工作人员违反交通规则达到一定数量,系统自动对公司提出警告。
外卖小哥、快递员以及其他电动车骑手每一次违法违规违章,都会快速、准确、高效地受到处罚,所有处罚都是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作出,多来一两次,多交一两次罚款,敢于违法违规违章的一定会大幅度减少。
电动车骑手太多,靠有限的人手管理根本管不过来,但是在一个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年代,我们可以更多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加强城市治理。
现在的摄像头够不够?系统够不够流畅?有没有打通?这些都是该考量的现实问题。
罚款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更不应该是创收的动力,还我们一个秩序井然的城市环境才是目的。
我们希望看到的最终结果是:只有极少数骑手因为违法违规偶尔被罚款,市民对交通秩序普遍满意,整体进入一个正循环阶段。
电动车骑手们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就不必担心罚款,大家相安无事。
也许有人会说,骑手超速、闯红灯都是公司的管理制度逼迫的,这是事实,也希望更多部门、机构、团体更深地介入去解决问题。
不过,我再反问一句:公司制度不人性化,这是骑手们上街闯红灯,罔顾公共安全的合适理由吗?公司压迫了你们,你们就把这种伤害加诸于普通市民?普通市民何辜?
城市的秩序固然有赖于相关部门机构、市民的共同努力,但骑手们不是事外之人,大家都是秩序构建的一分子。
全区域禁行电动车当然不符合公共利益,实际上有关部门也无此动议,所以不必讨论或者批评,这绝对是谣言。
但是骑手们随意穿插变道、闯红灯,造成较多交通事故,同样也不符合公共利益,这才是当下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