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怀孕前没人告诉我的事”中,
妊娠期糖尿病
绝对算一个,且是相当重要的一个。
多数孕妈妈是直到怀孕六个月糖耐筛查没过,才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当被医生告知得了糖尿病时,很多人心里是震惊的,没想到自己能跟这三个字挂上钩。
图片来源:小红书分享
自己原来好好的,生活也没有很不健康,怎么怀个孕就患上糖尿病了???
其实,这已经是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了。
我国 2014 年的数据显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8.9%[1] 。
近十年过去了,这个数字仍不断攀升。据部分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反馈,将近 30% 的孕妈妈都卡在了这一关。
一旦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不仅意味着折返医院的频率和治疗费用大大增加,未来也有很高的几率发展为真正 2 型糖尿病,同时胎儿更容易出现发育异常、早产等各种不良情况。
当然,如果能控制得好,很多风险是可以避免的,只不过控制血糖也不是一件易事。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会给孕妈妈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负担、心理负担。
如果早点知道、早点应对,大多数妊糖都是可以避免的。可惜,我们对怀孕后身体代谢的变化,普遍知道的太少,也太迟。
怀孕后,血糖代谢
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怀孕后血糖升高,其实不是孕妈妈做错了什么,这是怀孕本身就会带来的。
更准确地说,是肚子里的小家伙干的。
图片来源:giphy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糖分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接着,胰岛素会把糖分从血液“搬运”到各器官、组织,为它们提供能量,血糖也随之降下来。
怀孕后情况就不同了,胎儿发育需要糖分,而母亲血糖变高,才能把更多养分通过脐带运送给自己。
所以,胎盘会分泌一系列如胎盘生乳素、胎盘胰岛素酶等释放进入母体,制造出“胰岛素抵抗”的状态。 [2]
进入母体器官组织的糖变少了,血糖就会一直保持高高,通过脐带输送给胎儿。
尤其到了孕中晚期,有些孕妈妈的胰岛素还会分泌不足,血糖更是无法无天。
在人类进化时,大多数时间都营养不足,所以, 能操纵母亲血糖并输送给自己的胎儿基因,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胜出,世代相传。
可是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情况就不一样了。母亲怀孕后不仅不会缺营养,还会“大进补”。
这让原本就升高的血糖雪上加霜。
现代生活方式
让血糖更不稳定
由于激素影响,很多孕妈妈会胃口大开,之前不敢吃的高热量食物统统都招呼上。
更别提还有来自长辈的关爱,红烧猪蹄,冰糖燕窝、红糖莲子八宝粥、富含浓浓脂肪的白汤……都是无法拒绝的好意。
再加上孕期活动量大大减少,别说缺营养了,连胎儿都嫌能量过剩。
大量糖分涌入血液却出不来、消耗不掉,最终超出身体血糖调节能力的限度,糖尿病就发生了。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怀孕前血糖功能就不太好了,自己却不知道。
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使得“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非常普遍。调查显示 [3] ,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经到了 35%,而 18~29 岁的年轻人有约 20% 的人处于这个阶段。
这意味着,五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血糖调节功能已经受损了。
即使考虑到性别,落到孕妈妈头上的概率也真的不小。这种情况下怀孕,血糖更是容易“破防”。
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和后续生活质量,一定要早早开始做好充足的准备。
打赢妊糖这场仗
需要孕妇和家人共同努力
1. 平时体检和首次孕检,都要查血糖
新版的《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中,推荐 “对所有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筛查”。 [4]
注意,是首次。
这样主要是为了发现在怀孕前血糖已经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另外在怀孕前,也要重视每年的体检,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更需要注意体检项目中的空腹血糖,如果数值异常就要警惕,建议到内分泌科进一步排查,早发现、早控制。
2. 别怕运动,规律健身好处多多
《指南》中明确提到,运动可以显著降低妊娠糖尿病发生率!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规律运动,可分别使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下降 51% 和 48%。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4]
很多孕妈妈和家人担心有风险,不仅不敢运动,连日常活动都小心翼翼的,其实并不利于孕妇和孩子的健康。
只要没有运动禁忌证,孕妈妈可以每周选择 5 天,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指南》中推荐的运动形式包括步行、快走、游泳、固定式自行车运动、瑜伽、慢跑和力量训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仰卧等引起低血压体位的运动、易摔倒、受伤或碰撞类等高风险运动、高温瑜伽等引起体温过高的运动,则需要避免。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专业孕期运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3. 坚持健康饮食,别松懈
尽量避免高油、高糖、高能量的饮食,适当增加水果、蔬菜这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保证谷物、奶制品、蛋豆的摄入。
尤其是别在怀孕后突然放松,对高糖高 GI 的食物“大开杀戒”,打血糖一个措手不及。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孕妈妈不仅自己要管住嘴,家人也要少投喂一些高热量食物哦~
4. 孕前孕后,控制体重
孕期体重长太快可不是好事,孕期较健康的总体重增加和各阶段体重增长目标,可以参考下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4]
点击看大图
5. 已经妊糖了,要积极控制
如果孕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就要对自己再“狠”一点:管得住嘴、迈得开腿、下得了手(认真测血糖)。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当有必要需要增加胰岛素等药物治疗时,也应该配合治疗。
同时,也要按照医生要求的频率做好产检,随访孕妈妈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干预。
6. 产后也不能松懈,血糖控制挂心头
产后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妇女会出现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受损,在远期更有 15%~50% 的几率会发展为 2 型糖尿病 [5] 。
因此,更应该把好产后大关,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大补特补。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母乳喂养也有利于血糖恢复,产后 6 周至半年复查糖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说实话,想做到这些事并不容易,需要孕妇和家人乃至社会,一起努力。
生育会给身体、家庭带来很多变化。我们只有了解更多,才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2] 沈铿,马丁. 妇产科学(八年制)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Li Yongze, Teng Di, Shi Xiaoguang, Qin Guijun, Qin Yingfen, Quan Huibiao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2020; 369 :m997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第一部分]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 57(1) : 3-12.
[5] Berger H.Guideline No.393-Diabetes in pregnancy[J].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anada,2019,41( 12) : 1817-1823
本文专家
朱好
审核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Deanna
监制:大力
排版:阿童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