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景泰八年正月,皇帝朱祁钰病重,这位力挽狂澜救了明朝的皇帝即将走向终点,恰巧的是他唯一的儿子,在景泰三年就去世了,而且只有五岁。
在此之前明朝中是有太子的,就是日后的成化帝朱见深,被景泰帝朱祁钰废为沂王。
而五年后,朱祁钰病重,太子的事情自然是重中之重,于是投机分子将军石亨,联合太监曹吉祥,徐有贞,在太后的默许下,接出来了被囚禁好几年的败光了明朝几十万大军,败家子太上皇朱祁镇,并顺利重新登上皇帝位,年号正统!
兄弟相争,倒霉的是别人,而且是大功臣于谦,正是于谦临危受命,推举朱祁钰当皇帝,粉碎敌军挟持朱祁镇要祸乱大明的阴谋,并成功守住了首都北京,敌军随后见没有好处,就放了朱祁镇,而朱祁镇回国后,被弟弟朱祁钰排斥,随后被囚禁。
太后的顾虑
首先是太后,朱祁钰监国,本来就是临危受命,皇帝被俘虏,自然要想办法保住明朝,但也是有条件的,太子必须是朱祁镇儿子朱见深。但随后随着朱祁钰皇帝瘾上来,朱见深还是毫无意外的被废了。太后能高兴吗?毕竟还是自己亲孙子。你朱祁钰算什么?但碍于朱祁钰有实权,而且还有功,也不好说什么!
但朱祁钰儿子突然去世,那就说不过去了,皇帝的继承不能断了,归于正统朱祁镇,朱见深两父子才是。太后支持夺门之变,合情合理。
而另一方面,于谦就是关键了,可惜的是,在夺门之变的前一天于谦等人是想上书请朱见深复立太子,很巧的是晚了一天,朱祁镇率先夺位。
于谦也没办法,在于谦迎立自己弟弟时就得罪了他,原来他还是正统的皇帝,后来就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俘虏,基本就是要他的命!还好的是朱祁镇运气好被送回国了。
回国之后不仅发现皇后眼睛哭瞎,而且还被囚禁,日常生活都成问题,试问是个人心里都会没有怨言吗?
自私的正统皇帝
而且自己的儿子,原本的太子朱见深也被废了。朱祁镇能不把一切怪罪到于谦身上吗?纵然你有一千条理由,于谦必须废了。
参考朱祁镇,以前跟太监王振那些事,朱祁镇本性难移。作为明朝最差的皇帝,他一手把明朝由盛转衰,一手把一代忠臣冤死。
至于曾经跟在于谦身后的石亨,投机者压错了宝,这位重新归来的正统皇帝,并不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