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最关注|学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长烦恼

2020-03-23   仁寿县人民检察院


2020年3月23日,《检察日报》第5版刊登《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梅:学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长烦恼 (记者周雅丽),以下为文字内容。 


代表委员最关注|学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长烦恼

王晓梅代表给学生们上课


最近,多地教育部门发通知继续延迟开学,我们看到,延迟开学给家长带来不少焦虑。有的焦虑孩子沉迷手机、有的焦虑孩子视力下降、有的焦虑别的孩子弯道超车……家长该如何认识这些焦虑,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共同度过“疫”期这段特殊时光,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


  记者:延迟开学给家长带来很多焦虑,您认为家长该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焦虑?

  王晓梅: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学生们应该开学了。但处于疫情特殊期间,今年,学生们需要暂时宅在家里“上课”。“停学不停课”,恐怕是家长各种焦虑的源头。家长们不仅要忙着工作,还要做孩子的兼职助教、网管和摄影师,由此产生一些焦虑情绪是十分正常的。其实,不仅家长有焦虑,学生和一线的教师都有焦虑。毕竟,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对大家来说都是头一遭,肯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因缺少传统课堂上老师亲自督阵的压力,学生在家线上学习的状态和效果都有不确定性。对孩子学习成效的担忧,也不可避免地会加剧家长的焦虑心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作为教育领域的专家,您能不能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改善这些焦虑,更好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王晓梅:家长的焦虑会不自觉地传导给孩子,结果,可能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甚至是家庭关系紧张。

  我给家长的第一个建议,是主动对接、鼓励鞭策,学做智慧父母。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消除假期综合征。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将家庭作息时间调整到符合学校线上教学的状态,并坚决果断地坚持执行。执行实施过程中,家长要带头遵守。比如,提前准备好早餐,按计划开展晨读等。再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借机适当表扬肯定。孩子做的不足之处,分类警示教育,当然也可借用老师之力来强化教育督促。

  第二个建议,是借助环境布置,营造氛围,助力线上学习。有条件的家庭可设法腾出一个空间或简易改造一下,布置出一点书房或教室的味道,增加一点学习的氛围。最好不把卧室当书房。可以简单制作张贴一个课程表,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的状态,把孩子引导到学习的氛围中,确保网络、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学习用品畅通。

  第三个建议,是巧用假期,引导孩子学会自主管理。家长们不妨根据学校的安排,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一个居家学习生活的方案计划,并制作一张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上课、做作业、锻炼身体、娱乐游戏、做家务的时间和完成情况登记。需要注意的是,这张作息时间表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固化这个计划,教会孩子自主管理的具体措施,恰当进行小结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孩子适时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在小有成效的肯定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改善亲子关系,又能催生孩子向上的原动力。或许孩子会发现,没有老师时时盯守,自己也能学会、学懂。这样的自主管理能力孩子一辈子受用。

  最后一个建议,结合疫情,让孩子学会感恩、责任和担当。这次疫情,孩子们在家里闷了很久,对爱动的孩子们来说,这真的有点难。但要让孩子了解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张宁静的书桌来之不易。它是很多科研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数不清的平凡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换来的。要让孩子明白,他们按要求在家做好隔离和防护、保护好自己,认真搞好线上学习就是一个学生对战“疫”的贡献和担当。


  记者:除了以上的建议,还有没有要与家长分享的?

  王晓梅: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个假期的确漫长了一些,但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我想,只要家长们足够睿智,静下心来陪伴孩子成长,学会感受线上教育带来的成长的惊喜。相信疫情过后,家长们也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收获一个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孩子。


四川检察新媒体出品

来源丨检察日报

编辑丨宣传处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