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想吃草莓,妈妈买3颗被店员嘲讽,宝妈一番话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2022-02-01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娃想吃草莓,妈妈买3颗被店员嘲讽,宝妈一番话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大,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别人的孩子吃进口奶粉,你也放弃国产奶粉,别人的孩子穿名牌衣服,你也要模仿。如果养孩子,父母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来衡量,那么压力也就会小一点。有的妈妈,就是很好的榜样。

娃想吃草莓,妈妈买3颗被店员嘲讽,宝妈一番话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玲玲带着4岁的女儿在超市买东西,小家伙走到一盒大大的、颜色粉嫩的草莓前面就停住了脚步。妈妈仔细看了看,这是一种从国外进口的草莓,很贵。这草莓香气诱人,颜色娇艳,可是这价格也是有点吓人啊!

女儿撅着小嘴对妈妈说:“妈妈,我都没有吃过这种颜色的草莓,我想要尝一尝。”妈妈说:“这样的草莓挺贵的,咱们就买3颗尝一尝,好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妈妈拿着最大的一颗草莓让服务员称重。

服务员脸上带着鄙夷不屑说:“这草莓是挺贵的,可买几颗的人也是不多见,孩子几口就吃掉了,还尝不出什么味呢,就吃完了。”

妈妈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对这个服务员说:“虽然你是这里卖水果的,也不见得就能花大把钱买这进口水果吃吧,我买几颗是我的权利,超市也没有规定不许买3颗呀,这水果贵就不许穷人买了吗?

周围的人也都对售货员投来谴责的目光,有许多人是卖昂贵商品的,好像就摇身一变自己就成为了有钱人,对别人都瞧不起。钱多钱少和尊严没有关系,很多清贫的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做着非常伟大的贡献。

孩子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什么都想要。可是,孩子的玩具、衣服、食品有的也是特别昂贵的,我们也做不到可以全部满足他的要求。父母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哭穷博得孩子的同情,都可能会让孩子非常伤自尊心。

父母更要为孩子做好金钱观、价值观方面的榜样,当孩子想要昂贵的商品,我们不愿意给孩子买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好好处理,对孩子起到正面的教育意义。

告诉孩子这个商品的实际价值,这个商品对我们来说有点贵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要很贵的商品就会很恼火,直接批评教育孩子:“我们很穷,买不起这样贵的东西。”也有的人会对孩子哭穷:“你买完这个东西,咱们全家都要饿死了。”这都是不对的,孩子如果对商品价值或者是金钱没有什么概念爸妈的批评会让他觉得很自卑

我们不想给孩子买,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这一颗草莓的钱,就可以给你买5本故事书,也可以买一个大蛋糕,它是挺贵的。所以,我们能不能不要买?大多数孩子是可以听懂爸爸妈妈的意思的。

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努力去获得

孩子想要一个昂贵的玩具或者吃的,我们可以一起和孩子制定计划,这个东西挺贵的,现在不能买。我们如果坚持一个月不买零食,就可以买一件玩具,如果你又想吃零食,又要买玩具是做不到的。

父母对孩子平时花钱,要有一个计划,不要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父母打肿脸充胖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应该满足自己所有要求的。所以,当孩子懂事以后,给孩子每个月的零用钱,要有计划,每个月买几件衣服、玩具都要有计划。

孩子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零花钱。比如,做家务或者努力学习获得爸爸妈妈的奖励。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让孩子很好地获得忍耐力,还能激发孩子努力奋斗的动力。

降低标准,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对吃的、玩的,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并没有多么持久的热情。所以,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可以。就像这位妈妈,给孩子买3颗草莓,自己也可以承担,孩子也得到了满足,就是不错的选择。

玩具、衣服也是一样的,昂贵的、高配的我们买不起,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个类似的“低配”版,让孩子内心得到满足和快乐。

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总是尽量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但是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