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十二生肖,其中蛇和龙是其中两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前者以冷血而著称,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而后者则代表着祥瑞、吉祥,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一种神物,没有人真正见识过它的庐山真面目。
根据古代传说,龙拥有九个儿子,它们分别是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赑屃、老七狴犴、老八负屃以及老九螭吻。
据悉,这些儿子是龙分别与牛、豺狼等其他动物所生,性情各异,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既然说到了龙,那么这种上古神物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古语讲“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龙”,仅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可以猜出龙是由蛟变化而来的。
对于上述提到的蛇、蟒、蚺、蛟以及龙,我们可以用实践去证实前三者的客观存在。
比如目前全球各地都有蛇的存在,种类可谓非常丰富,据各方面统计总数超过3400种,而毒蛇竟占据17%的比例,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眼镜蛇。
在蛇类动物中,还有一种体型更大的蛇,它就是蟒。据悉蟒也是广泛分布的,它体长介于3至6米,时常活跃于森林近水区域,有时也被称作蚺蛇。
除了蟒外,另外还有一种比蟒更大的蛇类,这就是蚺,它与蟒在繁殖方式上有所不同。
如果按照上面的古语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蚺再长大就会成为另一种动物,这就是蛟。那么蛟在现实中究竟存在吗?在弄清楚这件事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何为蛟。
关于蛟这种动物,我国古代各种民间传说时常予以关注,比如《山海经》这个奇书就曾多次提及。在这本书中提到“蛟拥有鱼的身体和蛇的尾巴,类似于鸳鸯的叫声”。
还有其他古籍特别提到蛟经常翻腾于水中,其现身之时往往狂风大作,令人震撼。
蛟一旦长大后,就会演变为龙,在海中深潜。再拿著名的《说文解字》来看,它将蛟定义为一种海鱼,并且“皮可饰刀”。
从上面一系列表述来看,蛟应该只是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不过自近代以来却发生过许多神秘的“走蛟事件”,让人又对它的存在充满无限遐想。
比如1866年,当时湖北境内有一个清静庵,夏季狂风大雨、电闪雷鸣,引发山洪暴发。许多村民亲眼目睹有一个牛头蟒身的妖怪迅速将村庄和房屋吞没。
再比如1984年夏季,一个湖南农民在忙于干农活时突遇暴雨袭击,当暴雨过后他瞧见有一个体型巨大的怪物待在田地里。顿时该农民惊慌失措地被吓跑了,而后壮胆找人返回田地却啥都没有。
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异常现象发生于2015年,当年国内发生了一起因沉船而导致的重大悲剧。
据了解,一艘名叫“东方之星号”的客轮航行在去往重庆的航线途中,由于发生异常天气状况而引发自身沉没,最终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对此,一些人将事件原因归结于异常天气现象,认为这是由蛟龙现身所引起的。
对于上面提到的诸多事件,的确有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其中还是有许多经不起科学推敲的。
比如所谓牛头蟒身妖怪吞没房屋,这只是村民在天灾所造成的恐惧心理作用下,将洪水冲击现象看做妖怪所致。再比如“东方之星号”遭遇异常天气现象,这只能说明天气现象瞬息万变,而不能借以证明蛟的存在。
即使根据传说进行推断,蛟也没有任何存在的可能。民间传说“蛇500年为蛟,蛟千年为龙”,那么结合现有各种蛇类的寿命来看,想要变成蛟,也是毫无可能的。
上面曾提到全球已知3400多种蛇,这些蛇大小各异,且寿命有明显差距。如果从综合角度分析,蛇仅有20年左右的平均寿命,但若根据体型分别看的话,还是不同的。
比如身长短的蛇寿命一般不超过5年,中等长度的蛇寿命介于5至13年,而体型巨大的蛇可能活到20年这一“高龄”。如果再继续将眼光放宽至热带潮湿地区,那里的蟒蛇等蛇类甚至能过40年之久。
综上,现实中不存在能500年之久的蛇,所以不满足蛟出现的生长周期。
另外作为变温动物,蛇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这是决定其寿命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蛇越是靠近炎热地区,其拥有越大的体型和越长的寿命,比如网纹蟒蛇能有10米长,重达数百斤。
所以要想让蛇尽可能延长寿命,就必须创造特别高标准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但可惜的是目前全球并不存在这样的地方。因此,这也就从客观角度否定了蛇演变为蛟的可能。
对于以上解释,也许一些人表示不服气,他们仍有自己的看法,毕竟这世上有许多用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另外按照《山海经》等古籍描述,许多动物被证实存在,这让蛟的存在有了更多可能。
虽然在现实条件下无法找到,但它也许曾经存在过。就拿泰坦蟒来说,这种史前怪兽如果继续存在的话,将具备成为蛟的可能,要不是5800万年前地球突然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的话。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这种蟒是蚺科蛇类的一种,体型十分巨大。
多年以前,泰坦蟒的化石就曾被科学家发现,经过测量其体长超过18米,重量为1吨以上,最大直径有1米以上。如果能够侥幸躲过那场灾难的话,我们现在也许就能看到蛟了。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毕竟历史不可能重演。正所谓眼见为实,我们在现实条件下确实没有见到蛟,而且根据科学理论也证实不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