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一女护士给同事注射不明液体致死,庭审时笑称:我就开个玩笑

2024-09-01   冷霜聊时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2年10月23日,桂林第七人民医院内部发生了一桩耸人听闻的案件。

化验室的医护人员将一纸报告鉴定书递到了院长跟前,语气中是掩饰不住的惊慌失措。

“院长,从周华办公室搜出来的那支针筒有问题,在针头上检测出了毒素!”

闻言院长倒吸一口凉气,拿着那纸鉴定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次。

而那位名叫周华的罪魁祸首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也拒绝回答别人问她的任何问题。

情急之下,院长一边安排人手将受害人李仁强转去大医院抢救,一边迅速拨通了报警电话。

随着周华被带上警车,整个医院都轰动了。她身为一名白衣天使,怎么能做出这种下毒害命的事?

而且大家都是同事,她和李仁强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要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报复?

不同科室鲜有交集,莫名其妙被刺一针

当地警方接手案件后迅速展开了调查,但与李仁强熟识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他跟周华根本没什么交情,更别提结仇结怨了。

李仁强就是桂林本地人,自小家境比较贫穷。父母省吃俭用、兄弟辍学打工,这才为家里培养出了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

他自小热爱医学,经过多年的苦读实习,终于在2000年顺利毕业。不久后就被分配到了第七人民医院,成了推拿科的一名医生。

在整个推拿科甚至是整个医院,李仁强的风评都很好。

他虽然年纪轻轻,做事却认真细致,对待前辈同事也一向和善谦卑。

这种医术精湛、心地善良的老好人,怎么可能和别人结下深仇大恨呢?

况且周华并不是推拿科的护士,他们两个人在工作上几乎没有交集,私下更是没有什么来往。

虽然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对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和陌生人差不多。既然是这样,那他们之间又能有什么仇怨?

而在调查完李仁强和周华的基本情况后,警方也觉得这一起报复案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为了寻求更多的线索,他们就想从周华的身上寻找突破口。但一问起谁和周华比较相熟,竟然连同科室的医护人员们都纷纷摇头。

周华的工龄比李仁强要多一年,是1999年进的医院。但三年多的时间以来,她在医院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大家对她的普遍印象都是盛气凌人、爱嚼舌根,一言不合就拉下冷脸放狠话。

除了工作需要躲不开的这些人,其他医护人员见了她都是绕着走的,生怕到时候得罪了她又被刺两句。

所以周华在医院是比较不合群的,与备受赞誉的李仁强刚好形成两个极端。

据推拿科的医生回忆,10月23日早上,那时科室还不太忙,于是大家趁着这点休闲时间互相推拿。

他们一边放松身体一边解闷聊天,还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做亲身实验。

当周华手握一支针筒,放缓脚步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李仁强刚好在给一名同事推拿,另两名同事就站在旁边围观。

几人对周华的到来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办公室内每天人来人往的,他们也没有注意进来的不是自己科室的护士。

而就在李仁强聚精会神地推拿时,后脖颈突然一阵刺痛,好像是有人拿针筒猛地扎了他一下。

感到疼痛的他迅速停下动作抬头望去,只见周华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就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周围几名医生都面面相觑,而感到莫名其妙的李仁强赶紧追了出去:

“你等等,你刚才拿什么东西扎我了?”

被拦下的周华没有丝毫惊慌,也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没扎啊,我只不过掐了你一下,紧张什么。”

说完她侧身躲开了李仁强,头也不回地朝着自己的科室走去。

但这个回答却使李仁强陷入了更大的疑惑中,他们两人连话都没说过几句,怎么就突然到了能开玩笑的程度。

而且还特意跑到距离较远地推拿科来,只为简简单单地掐自己一下?

这怎么讲都讲不通,并且李仁强凭借从医经验可以十分肯定,周华绝对是拿东西扎了他。

思及此处,他的内心隐隐有了一丝担忧,于是赶忙回到办公室让同事帮忙看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李仁强的后脖颈处有一个明显肿胀的针眼,与此同时他自身也感觉到了一阵阵疼痛。

众人都觉得这事怕是没那么简单,周华的举动肯定有问题,因此李仁强忍着疼痛找到了院长。

短短的一段路程当中,他明显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了,呼吸有点困难,还伴随着轻微痉挛抽搐的症状。

而院长看到他这幅样子也是大吃一惊,以为他生病了,正准备开口准假。

却没想到这件事和周华有关系,是她注射的不明液体导致李仁强的身体出现了异常。

院长也连忙拨开衣领查看伤口,发现针眼处不仅肿胀,还开始发黑发紫。

行医多年,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伤口有问题,这已经不是同事间小打小闹的性质了,搞不好会出大事。

于是院长立刻叫了周华,严肃询问她到底干了什么事,注射进李仁强身体里的液体是否有害?

而这次面对上级领导的盘问,周华知道之前那个借口不管用了,于是又狡辩道:

“哪有什么液体,我就是拿空针筒扎了他一下。”

只是单纯地扎了一下,怎么可能造成如此可怖的伤口,还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这周华真是睁眼说瞎话!

但最重要的还是先找到针筒,然后对症下药对李仁强进行诊治。

当院长询问空针筒在哪时,周华表示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不过她早就把针筒丢进了鱼缸,就算里面有过什么液体也被稀释得差不多了。

而此时李仁强的情况变得异常糟糕,大家一看就知道他是中毒了。但毒素来源是什么?

化验室正在加紧鉴定,身为始作俑者的周华却一派云淡风轻,咬死不认自己注射过什么毒素。

由于当时的鉴定技术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疗设施也不怎么齐全。

因此他们只检测出了针头里仅存的毒素,却无法确定毒素成分。

案情进展困难重重,背后摩擦浮现人前

出了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院长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报警。在李仁强转院抢救的过程中,院方也通知了他远在乡下的父母。

两位老人家一辈子与人为善,吃尽苦头终于培养出了一个孩子。但谁知参加工作没几年就出了事,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而在警方例行查问的过程中,周华又推翻了自己之前所说的,声称鱼缸里的针筒是别人放进去的,她压根没用过。

但这显然是她为了脱罪想出来的借口,就是因为针头上检测出了毒素,她才着急忙慌地撇清关系。

于是警方继续查问:

“既然你没用针筒扎他,那是用什么东西扎的?”

“一只黄蜂,死去的黄蜂尾针。那点毒素根本没什么要紧的,我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

这番说辞简直是把大家当成傻子了,如果是黄蜂尾针的毒素,那医院能检测不出来吗?

周华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翻自己的说法,明显是不配合调查。

如今摆在警方面前的两大难题,一就是毒素成分,二就是谋杀动机。

通过后续的深入调查,周华不受大家欢迎的原因,以及她和李仁强之间的摩擦开始浮现人前。

原来她的性格原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更为大家所诟病的一点,是周华在没有达到招聘条件的前提下,通过上下打点进了医院。

她原本是四川江津人,后来嫁到了桂林。她的丈夫虽然只是市政府的一个小领导,不过给妻子安排一份工作的能力还是有的。

再加上周华有正儿八经的护士技师职称,就算履历和实操方面有所不足,安排的人也顺水推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周华顶着一个“关系户”的名头,不仅不和大家打好关系、低调做人,反而把这一点当成自己的骄傲。

她认为自己背后有靠山,所以对待任何人都颐指气使。如此一来,众人就更加不喜她的做派,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她。

据推拿科的医护人员回忆,李仁强与周华仅有的交集,恐怕就是2002年4月的那一次按摩推拿了。

那一天李仁强正在为病人看诊,而周华直接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她的语气十分高傲生硬,张口就要求李仁强给她检查检查腰部,顺便按摩推拿一下。

大家都是同事,这点小事也不在话下,因此李仁强让周华先在旁边坐一下,等他看完诊再说。

等病人走后,工作了许久的李仁强正好借这个机会去上个厕所,于是他又让周华多等了几分钟。

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使得周华内心极其不满。在免费享受了一次按摩推拿后,她不仅没有感谢,反而生气地说道。

“你以后要是有什么事,也千万别来找我帮忙。”

从那天开始,周华就经常在人前散布谣言,说李仁强徒有虚名,在推拿方面就是个半桶水,自己的腰疼不但没缓解,还越来越严重了。

她接连叫嚷了好长一段时间,差不多整个医院的人都知道了。而这些闲言碎语,自然也传到了李仁强的耳朵里。

不过他虽然委屈,却没有找周华当面对质。因为大家都不相信周华说的话,该来还是来,还把这事当成笑话讲给他听。

这说明李仁强的医术和形象,不是两三句诋毁就能否定的。

平静了一些时日之后,李仁强与周华再也没有交集。他以为两人之间的小摩擦就这么过去了,但没想到新的意外又来了。

接连几天,他停放在停车棚里的自行车屡屡爆胎。这肯定是人为的,但究竟是谁呢?李仁强并没有当场抓到。

后来他想了想,进医院以来只跟周华产生过摩擦,说不定是对方气还没消蓄意报复。

他也不想把这种小事闹大,于是改为步行上班。这样一来,他的工作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可平静之下却蕴藏暗流,一股不知名的有毒液体正在慢慢侵蚀他的身体。

医院竭尽全力为他续命,可时间拖得越久生还的希望就越渺茫。而被拘留的周华还是没有松口,坚持黄蜂尾针一说。

为了救儿子的命,两位老人家亲自来到警局跪倒在她面前,只希望她说出毒药是什么,只要说了他们可以保证既往不咎。

但彼时的周华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冷血怪物,她看着老人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心中却没有一丝触动和悔改。

器官衰竭痛苦而亡,精神异常能否脱罪

经过细致全面的搜索,警方终于找到了关键性证据。一种名为毒鼠强的农药,出现在了周华的住处及办公室里。

其中有明显拆封的痕迹,经过专业检测,与李仁强所中的毒素正是同一种。

按理说分析出了毒素成分,就能马上对症下药了。但这是毒鼠强,迄今为止没有特效解毒剂。

如果摄入量较少、中毒时间较短,那么通过各项抢救护理也许能够博取一线生机。

可惜对于李仁强来说太晚了,从中枢神经系统到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遭受了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

痛苦地煎熬了半个月后,2002年11月8日,他在父母的哭喊声中不幸离世,年仅29岁。

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位优秀的医者、一个孝顺的儿子,最后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大家在悲痛惋惜的同时,也不由得深究周华的作案动机。

难道仅因为一点小摩擦,就能做出违背医德、道德甚至是人性的恶事吗?

在周华的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去?

通过内部走访,警方得知在10月22日那一天,她曾经气冲冲地冲进院长办公室,后来又气冲冲地摔门离开。

她与院长之间似乎也发生了矛盾,那这件事会与李仁强被害一事有关吗?

经过仔细调查,周华之所以会和院长产生矛盾,是因为她也想认领自建房。

自建房是医院前不久推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只要工龄达标,就可以缴费认领。

但像周华这种入职仅3年的情况是不达标的,因此她找上院长希望能给予特殊待遇。

可是院长果断拒绝了,一旦开了这种头,对其他人岂不是不公平?也不利于日后的工作推进。

被下了面子的周华心里极其不高兴,在第二天,也就是10月23日,将一管毒鼠强注射进了李仁强的身体里。

不过这两件事之间应该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李仁强的工龄同样不达标,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自建房这件事。

而周华在接受审讯时,只有在听到“推拿”、“按摩”的时候,心理才会出现波动。

也就是说,她记恨李仁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点小摩擦。

自建房一事则直接让她情绪失控,长久以来的积怨都在那一刻爆发,最终她将怒火转移到了无辜者的身上。

这桩性质恶劣的谋杀案,迅速进入了上诉审判环节。但在一审的法庭上,周华仍然拒不认罪。

什么毒鼠强、什么针筒,她统统不知道,她只不过是拿黄蜂尾针扎了李仁强一下。

“我的目的也不是想害死他,同事间开个小玩笑罢了。”

为了使这个说法立住脚,周华还站在专业角度撰写了一篇“论文”,以此来证明黄蜂毒素同样可以致死。

关于这一点法官并没有表示异议,但恰恰是这一篇“论文”,直接佐证了周华的主观杀人行为。

作为一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明知某种毒素可以致死的前提下故意伤害同事,案发后还拒绝配合调查、拒绝改过自新。

因此无论周华如何狡辩,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3年6月中旬,一审法官依法做出了死刑判决,另赔偿李仁强家属各项损失74万余元。

宣判结束,周华当庭提起上诉。原来她以过往的精神病史为借口,企图混淆自己在作案时的精神状态。

早在1998年,周华曾经在当地的福利医院精神科治疗过三个月,而且是她的丈夫亲自把她送进去的。

通过调查可知,是由于她的思维、行为太过偏激敏感。而这背后,则是因为她整天疑神疑鬼,觉得丈夫出轨、觉得大家都看不起她。

病愈出院后,就托关系进了第七人民医院。不过即使是换了一个新环境,她那种不讨人喜欢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

而周华的辩护律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申请鉴定精神状态。

在长达三年的鉴定过程中,她自持精神异常可以翻身出狱,因此对于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还是毫无悔过。

两相比较,李仁强年迈的父母则四处奔波苦苦哀求,只为给枉死的儿子讨一个公道。

天理昭昭因果不爽,两位老人家的一片爱子之心终于等来了回应。

经专业机构的长期司法鉴定,可以认定周华长久以来并没有复发病情,在作案时意识清醒具有正常分辨能力。

换而言之,她没有理由逃脱刑事责任,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2006年4月,二审法庭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原判。随即周华被依法注射死刑。

后记

李仁强的家属得到了一个公正的判决,也拿到了全额补偿金。但他们宁愿什么都不要,只要李仁强平平安安地回来。

没有哪一对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以这种方式死去。更何况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李仁强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对于社会和医学界来说,也是失去了一个能为人民群众做奉献的人。

而周华同样以一己之力毁掉了自己的两个家庭,丈夫与她离婚,父亲被她气得身亡。

最令人愤慨痛惜的一点,就是她从头到尾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她认为当初按摩的时候,李仁强不该让她等那么长时间;她认为自己在抹黑污蔑李仁强的时候,所有人都应该站在她这一边。

可是大家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对她越来越疏远,让她变成了医院里最不受欢迎的那个人。

直到自建房事件的爆发,她再一次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践踏,院长凭什么不给她这个面子?

她本身就是一个敏感偏激的人,越想就越钻进牛角尖。最后心理渐渐扭曲,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快感。

一步错步步错,周华太过于注重自己的个人感受,从而将别人的付出和退让都当做理所应当。

这桩案件也正告大家,集体生活中与人为善、换位思考很重要。

如果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家人朋友也应该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