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全案设计思维

2019-11-07     秀设

(点击音频可回听本期完整课程)

空间中出现的任何物品都有关联,将软硬装割裂开来是不完整的。在全案经验和项目经验里,软硬不分能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完整性,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更能打动客户。

第91期秀设大讲堂有幸邀请到了C&C壹挚设计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艺术总监——邓丽司,给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分享《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全案设计思维》

本期主讲人

邓丽司 Alice Deng

C&C壹挚设计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艺术总监

中国建筑学会CIID室内设计分会会员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高级认证设计师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环艺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广州美术学院陈设设计教研组特邀导师

广州杰出青年室内设计师

曾获奖项:

2017 金腾奖——最佳样板空间设计(别墅)

2017 SIDA新加坡室内设计大赛概念展示类金奖

2018 意大利A’ Design Award 室内设计类铜奖

2018 美国IDA Award室内设计类优秀奖

……


以下是直播内容

hello大家晚上好,我是邓丽司,很开心能在秀设的平台上和大家进行交流。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的课程思路,我将会在进入主题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经历。

1跨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的第一专业学的并不是设计,而是社会与人类科学,一个需要很强大的逻辑思维才能学好的学科,当然最后我学的并不算很好,所以最终我还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转而学习了我更感兴趣的室内设计。

但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既不是我的第一专业也不是设计,而是去了一家公司做AE,仅仅是因为好奇。AE是广告公司里面的客户运营代表,要代表公司和客户、创意人员、文案设计等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对接,直到整个广告完成,可以说是广告公司的通才。

从广告公司出来之后才和我现在的搭档成立了壹挚设计,专业方向是商业地产项目的室内设计服务。因为当时市场设计服务体系的空白,为了自己室内项目的效果能够更加完整,几年后我又组建了软装团队,把软装设计正式纳入成我们公司的设计流程,可以说我们是最早一批拥有软硬装配套服务的室内设计公司。到现在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做全案设计的室内设计公司了,我们还有了自己参与运营的商业地产项目。

我并不算是最专业的设计师,但我可能是感性的设计师里面最理性的,设计师里面最懂客户的,室内里面最重视软装的,软装里面又最懂室内的。

总的来说,我的第一专业给了我逻辑思维的基础,设计工作又锻炼了我的创新思维,广告工作给了我客户思维,成立公司和运营其他商业项目又启蒙了我的商业思维和管理思维。这些跨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是我在设计这条路上能有幸走到今天的原因,同时也是启发我讲这个课程主题的一个前提。

2艺术是for me,设计是for you

说到设计思维,先要搞清楚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前段时间听了王秀芝老师的演讲,王老师说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设计与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艺术是for me,设计是for you,而这里的for you其实就是为客户去解决问题。

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够让客户无法拒绝?

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但是现在,我也总结出了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必须要以终端客户的需求为目标导向,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这里所说的终端客户是我们客户的客户,特别是服务于商业地产的设计师或者设计公司。设计师经常会把“客户”两个字误解为和我们开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项目负责人,甚至把公司老板的要求等同于客户的要求,其实这都不是最合适的一个目标人群。如果这个前提没有找准确的话,会导致后面所有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第二点是可实施的。这几个字包括了工期、造价,甚至是现场施工条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都需要综合考虑到,让所有的方案都是可落地的、可执行的。我们经常会从美学的角度去做一些设计方案,但是永远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是唯美的角度,和现实的条件往往是脱离的,这样的方案即便再美好,都不可能是一个很好、很适合的方案。

第三点是可以实实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它包含两方面,一个是节约成本,另外就是提升空间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使用价值、销售价值、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设计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创造价值。

最后,一个让客户无法拒绝的方案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点,我们也必须要回归到美学的层面,让整个视觉效果的呈现是美好的,甚至是与众不同的,这样整个方案才算是优秀的或者是完美的方案。

3全案设计思维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发

所谓的启发其实就是方案设计的前端,这个阶段是对整个方案影响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内容部分。它包括项目背景信息收集,收集的项目信息越多越全面,必然对后面的设计思考会带来更多启发。当收集到足够多的项目信息材料后,可以适当对项目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解和分析。尽可能把商业运作模式、商业定位摸清楚。

接下来就是人文和人本的观察,主要就是对消费群体定位的分析。以上三点都是基于基本条件的信息收集,接下来的几点更多的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展开工作。

首先是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项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发现问题、找出这个项目的痛点所在。

在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拟定出设计主题和最终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解决我们所发现的问题,很多公司或者经历不是很丰富的设计师,往往会忽略,觉得这个可能是文案或者是一些文字性素材的整理,这个可能不属于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但我恰恰认为这是必须由设计师来完成的。

启发阶段的所有工作内容,为接下来方案构思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不会偏离方向的一个最根本的准备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对这部分工作能重视起来。

第二阶段:构思

在构思的过程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大家可能会忽略掉的工作流程,就是头脑风暴

以前我们接到一个案子就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各自去苦思冥想、收集材料,然后再内部讨论,再去得出一个主线的设计方案,但是现在都要求我们在进入到设计构思阶段时,整个项目组都要参与头脑风暴会议。

这个就是对第一阶段搜集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和梳理,在这个过程里面,所有人都要发表自己的建议及点子,每个人都有提出自己想法的权利,但是不允许对其他人的想法提出批判或者是否定,这是头脑风暴会议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游戏规则。头脑风暴后必然会得到非常多的设计启发,这也是这个会议的精髓所在。

接下来就会组成软硬装设计小组,分别对硬装方案及软装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之后还有艺术品及产品原创设计的工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流程。因为项目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客户对艺术品以及原创有要求。最后就是大家最熟知的视觉综合呈现,其实就是最后效果图的呈现。

第三阶段:实施

怎么样把整个设计思考的思路很完整生动的表达给非专业的客户呢?这就是作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我现在非常注重培养我们团队里的设计师的这个能力,希望让他们知道汇报方案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演讲者,不需要让口才或者是肢体语言得到非常专业的训练,但是至少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清晰的。

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就能够达到的,所以大家不要去恐惧,客户也不是洪水猛兽,他们也是希望听到比较通俗易懂的讲解,我们大可把汇报的过程当成是跟客户交流、沟通、做朋友的过程,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容易和客户进行对接。

在实施阶段还有另外两个方面,就是方案深化以及工程实施,很多设计师把自己界定为仅仅停留在方案阶段,公司可能也把他的职位定位为方案设计师。虽然说一个方案设计师可能更多的工作停留在创意阶段,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要求再高一点,成为一个全面的设计师,就必须具备施工图审核、施工跟进、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要求我们公司的项目设计师都必须全程负责施工图的审核以及现场施工的阶段性跟进,只有通过图纸和现场的结合,才能让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如何加强自己的全案思维能力

理论大家可能都已经听明白,但是要怎样才能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的进行了总结。想要加强全案设计思维能力,就要进行换位思考、跨界思维以及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

关于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办法,有个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们刚刚完成的广州白云区的小产权商业地产售楼部。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花了十几天时间进行设计,拿出来了一个比较常规的售楼部设计方案,但是这样的方案无法在施工预算以及周期里实现。随后我们就立即检讨了方案,重新推敲,思考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这个项目消费群体是处于仁和区的空乘物流人员,基本上都是相对比较年轻以及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一些外地人员,甚至可以说是公司配套的宿舍。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给这个项目的定位是相当年轻及自由化的

结合设计条件,剩下来的时间已经不足40天了,还要包括施工周期,再加上超低的预算,所以我们后来借鉴展览设计的方法,对整个空间进行改造。

大家看到的是改造后的平面图,在空间的设计和运用上,我们完全放弃了采用传统售楼部设计的习惯,而把整个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装置设计、作为一个艺术品整体来思考

这是我们施工过程的一些现场照片以及改造后的效果,跟之前对比完全是焕然一新:由原来昏暗、压抑的空间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通透具有流动感的空间

最后我想送一段我的偶像山本耀司的名言给大家。

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在设计路上的小伙伴,希望大家今天有所收益,谢谢大家!

直播问答精选

@细雨听风

想问老师全案设计思维和普通设计思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邓丽司

所谓的区别我觉得不应该是视觉上,更多的是思考,思考他所关注的点是否全局,如果你的设计思维是从全局出发,而且是关注到项目的问题本质,其实这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设计思维,而普通的设计思维可能更多的会关注视觉美学上面的一个表达。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3HQSm4BMH2_cNUgD7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