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比图来说话:刘备和蝎子出现,《大决战》是不是选错了演员?

2022-07-02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让对比图来说话:刘备和蝎子出现,《大决战》是不是选错了演员?

《大决战》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正剧,后面会不会出现数万大军汇成的滚滚洪流,那得慢慢看,在剧中较早出现的两个人,已经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争议:“刘备”出现了,“蝎子”也出现了,这两个人分别饰演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历史人物,是不是闹错了?

王劲松演了很多反面或不太好的角色,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边城》里的老鬼子,给读者诸君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我是特种兵》中的那个“蝎子”了。

《我是特种兵》火爆之后,很多人看见《突击再突击》中的山地特战旅旅长、《军师联盟》中的荀彧、《大唐荣耀》中的唐肃宗李亨,也总觉得是又看见了“蝎子”,这就叫“跳戏”。吃跳戏之苦的,除了王劲松,还有一个郭德纲——他不管演谁,在观众看来都像在说相声。

“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这是一句比较伤人的话,这句话也被有些人用在了《大决战》中的王劲松身上。在笔者看来,这绝对是误伤——如果不信,请看下面这张图片。

这张对比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照镜子,但事实上左边的是王劲松在《大决战》中的剧照,笔者将其处理成黑白照片了,右边这张,就是剧中人在历史上的原始照片。

《大决战》是一部基本还原历史的正剧,但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历史原貌,否则就会变成纪录片——艺术来源于生活,历史剧来源于历史,但却不能比历史更精彩。任何人都拍不出那种震撼效果,这是很多创作人员的苦恼。

虽然没有可能复原历史,但是在选取演员的时候,尽量要求形神兼备,这却是历史剧必须遵循的原则,用“蝎子”王劲松来饰演老蒋,还真满足了这个要求——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老蒋的性格,其实也是有几分蝎性的。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王劲松在大决战中饰演的那个角色,也曾经是江湖中人,跟黄金荣杜月笙都有交往,也曾真枪实弹地在军阀混战的时候冲锋陷阵,其经历跟“蝎子”也有三分相似。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王劲松跟他饰演的角色体型相似——其他的“特型演员”,好像都比历史原型胖得太多了。

笔者个人认为,“蝎子”王劲松既具备了其演绎人物的外形,也具备了其内在气质,这个形象,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笔者不会使用人像对比软件,但是读者诸君中有这方面的高手,可以把上面的对比图做一下测试,笔者认为,相似度应该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蝎子”演“老蒋”,形神兼备,“刘备”演“林总”,到底有几分相似,这个咱们不能因为《新三国》有太多槽点就否认于和伟演绎得不好——正史中的刘备,确实是喜怒不形于色,是个狠角色,说好听一点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说不好听就是面瘫,或者说长了一张“蚂蚱脸”,是不可能眉飞色舞的。

《新三国》的张飞太蠢、董卓太萌,但是刘备自称“剑术一流”,那绝对不是自吹,也不是于和伟演错了。

在《大决战》中,于和伟饰演的依然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不动声色是名将应有的气质,这方面于和伟做得不错。

特型演员讲究形神兼备,笔者比较尊敬于和伟老师,也认为他饰演一位胸怀韬略而不动声色的名将,是足以撑得起场面的。

但是有一点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马绍信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于和伟想要超越,似乎有比较大的困难——如果外形差距较大,历史人物的独特气质,也很难得到完美的展现。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和伟饰演的历史人物,很难找到照片,这就给笔者做对比图带来了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凑合找了四张图片放在一起,请读者诸君慧眼明辨:这四张图,哪一张是剧照,哪一张是历史老照片?

看了上面的两战对比图,读者心中自然有杆秤,这里笔者要说的是:任何人饰演历史人物,都多多少少会带着自己的影子,或者是带着他们塑造的经典形象的影子,王劲松和于和伟当然也不例外,有人在《大决战》中看到了“蝎子”和“刘备”,那也是正常现象。

不管怎么说,《大决战》都是一部正剧、好剧,所以我们可以暂时忘掉“蝎子”和“刘备”,把心神沉浸于那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战争之中。至于王劲松于和伟二位老师的表现可以打几分,笔者不敢妄言,这就要提请读者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13d1545b4511341cb14956bba1ef5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