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精神学习、做人民满意教师|浅谈做一名学生满意教师的体会

2024-10-10   青岛市情

不研究很难成功,不总结很难进步。回想起我第一天站在三尺讲台授课,学生齐喊“老师好”的声音,想起了我第一次批改作业时的心情,想起了我第一次走进校长办公室,聆听校长的亲切嘱托的激动心情;想起了我第一次坐在办公桌前准备上课的心里渴望。我常常在想,毛主席在瑞金时提出的“以人民为基础”的思想。在延安时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我的理解是,教学工作其实也是人民的工作,社会的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就一个孩子,快乐一个家庭,为社会提供一份力量,尽到一份责任。人民教师应当站稳人民的立场,才能形成人民教师爱人民,人民教师人民爱的社会好氛围。

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呢?我通过总结认为:

一、不可轻视调皮的学生

我所代课的班级里有几名学生话多、爱动、听课时富有联想、坐不稳屁股、不专注、不爱学,不爱动手画,这部分学生一度学习成绩上不来,有时还影响课堂秩序。我针对他们的情况做了分析研究,发现这部分学生中,有的很聪明,很有智慧,很爱创造,主流是好的。他们的行为机制灵活,喜欢文体,爱表现自己,喜欢人家关注,这样的孩子如果引导好了,在社会上可能成为创新发展的有用人才。作为老师,不能抱怨、埋怨、轻视他们,不能一味地瞧不起他们,动不动就训斥他们,指责他们,贬低他们,放任他们。我采取了普遍要求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我规定纪律,个别学生有错,我采取眼神暗示,课间,我采取“单兵交谈”,树感情,交友情,提要求。告诉他只要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学生们很快就喜欢我的课了,课堂纪律也好了。

二、尊重学生才能受到学生尊重

记得我第一次授课时,带着一种激情,总想把课程讲的更好,看到几名调皮学生,我就大声地呵斥,可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影响了师生的关系。通过学校领导的指点,我认为师与生是一体的,师与生是辩证的。学中有师,师中有学,在学中示教,让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学生也有可学之处。学生只有认可你,才能向你学,要赢得学生的认可,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信任你,诚信美德是师生关系的根本。

三、教育学生要承担未来的责任

教学中,我问几名同学说:“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呀?”有的说:“我家里人让我来学习的。”有的说:“是我爸爸让我来的。”我说:“学习好不好呀?”学生说:“不好,我愿意玩。”针对这个思想反映,我跟学生们说:“学习是承担未来的一份责任,是振兴家族的一份力量,我们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热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学校是成才的平台,学习的目的应该建立在更好的为家族争气,为国家争光。”教育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向家族负责,向社会负责,为了国家现代化发展而成就人才。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学习不仅仅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一名学生如果有着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挥自我的作用,就能自觉地钻进去,挤时间主动学习,就有如饥似渴地学习意境。如果感到读书无用,不逼不学,不考不学,不奖励不学,错误认为学习是为别人而学,这个学习将会是失败的。学习应立志,立志应有选择,心中有了大目标,前进路上赛狂飙。

四、在口苦婆心的堂课教育上下功夫。

我在初次授课时,主要精力用在了叙述课程内容上,没有精力维护课堂纪律,后来,我尝试着改善教育方法,美术课,我尽量以画说话,采取多种授课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口苦婆心的一堂课,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人生态度,一堂课也可以体现老师的人生价值。堂课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课堂上,当课的内容当课理解,“学了不懂等于没学。”应注重堂课教育的知识点,不一定在多留作业上下功夫,而应当在课堂效果上下功夫。应采取多种手段把当课的内容教清楚,讲明白,让学生理解中记忆。这样的办法,学生学习就轻松了,就可以愉快到校,有兴趣地学习。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劳其心而费其力,课堂效果会得到提高。老师有心力,才能苦尽甘来。

五、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校风

学习需要氛围,崇德.尚美教育需要老师以身作则,把校训融入到教育的一切行为之中,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老师就要为学生创造尚美的环境。我第一天走进学校的大门,看到操场上热火朝天的学生,听到教室有郎朗的读书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部队常用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我认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为了抗日,八路军有节奏,有秩序,有效果地学习。和平年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天天都要增补新知识,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学生成就学业的必要条件。

六、应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美术尽管不是学生的主课,但是,也要成为学生苦练基本功的一门基本技能的课程,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是大有必要的。解决学生的自我学习动力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既要靠外力督促学习的,强力地考试作为压力来学习,也要靠督促他们自觉学习。老师应当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中找兴趣,找动力,找学生的向往点,在激励学生“要我学”上动脑筋,下功夫。可以提倡学生登三尺讲台,预先介绍学习体会,也可以授权学生讲授简单易懂的课程,老师实施画龙点睛地给予点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我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持久。

七、加大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

我体会到“多使唤”学生,“多支配”学生劳动,使学生养成习惯是走向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教室的教具、书本摆放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整理能力。学生的习惯势力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能力。习惯靠养成,养成靠自觉,自觉靠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我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进一步促进学习,老师应该把教育学生与带领学生结合起来,边教边带,教中有带,带中有教,树立学生“在于教、在于带”的思想。有一些习惯需要手把手地示教,如整理书包、整理课桌、整理教室、整理教具,还要提倡学会整理家务等事项,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举一动带起,从一言一行要求,引导学生从美术课开始实施动手制作,动手绘画,使学生养成勤奋的动手能力。

八、实施正确的批评与表扬。

我第一次授课时,发现个别同学不愿意学,不注意听讲,我严肃地提出了批评,同时也表扬了课堂纪律好的同学。表扬,对课堂纪律好的同学有效果。批评,对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几个学生,没有大的改变,好一阵差一阵。针对这个问题,我分析认为,现在的孩子是隔辈老人带大的,娇惯大的。不能严厉批评,只能引导表扬。如果批评重了,他们就会耍小性子,遇到挫折就想不通,如何让学生逐步成熟起来,老师就要经常从细节引导,我想,是把学生培养成一群狼,还是把学生培养成一群小绵羊。老师应当对学生因势利导,正确实施批评与表扬,不可以说好一切都好,说坏一无是处。这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做法都不利于教育学生健康成熟地成长。批评的学问有多深,爱有多深,方式方法就会有多灵活。教师应把动机、方法、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好砖垒不成好灶,好心得不到好报”的教育效果,可以利用表扬张三,引导李四的方法,使批评让被批评的学生自觉地接受批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可以达到批评的预期效果。

九、先进与后进是转化的。

我认为,学生中先进与后进是比较而言,先进与后进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是可以变化的,不能僵化地定性为好学生和差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青少年学生正在发育时期,思想处在可塑性阶段,只有耐心地引导、诱导、激励,帮助他们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适应团队的要求,作为老师的我,做到了不对学生简单粗暴地下结论,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不对学生乱扣帽子、乱下结论、乱给小鞋穿,这样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不是带学生的好方法。我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文化习性有针对性地把握带好学生的脉搏,这也是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有效态度,实践我体会到,带学生的方法问题实际上是端正态度问题,感情问题,立场问题和职业道德问题。

十、为人师表,与学生打成一片。

与学生打成一片,不是与学生混成一片。现在有一句常用语,就是“融合”。融合就是血和肉之间、鱼和水之间的关系,师与生之间也是一种融合的关系。老师之间互相学习,老师应发扬教育家的精神,做到:“我在学生之中,学生在我心中,我为学生示教,学生向我看齐。”我感觉到,爱事业就要爱学生,只有深深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深深地爱学校,专心致志地爱学习。通过学习解放军的故事,我得知这样几句话叫做“跟我来”“看我的”这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时候影响力大于号召力。

综上所述:老师端正态度,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学生,正确地看待党和人民对你的待遇,正确地对待职业。教师这个职业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有蜜蜂精神,有孺子牛精神,有铁锚精神,也有电钻精神。只有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知道自己是谁?为了谁?为什么而来?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才能通过教师队伍发扬光大,生生不息,创新发展,永无止境。

作者 宋欣蕊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