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我公司生产的精梳纱品种在配棉、工艺参数、细纱设备运行状态稳定的情况下,管间质量指标波动较大,而普梳品种则较为稳定。为此,我们对精梳工序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精梳工艺上机基本一致,但锡林、顶梳、毛刷等专件器材的磨损程度,台间、眼间有明显差异,考虑到生产成本,无法统一更换相关专件器材。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
对专件器材的磨损状态
进行检查摸底,分组使用
(1)对所有机台的专件器材进行摸底排查。
(2)根据磨损程度的不同,将磨损较为严重的锡林、顶梳等梳理器材分别进行编号、分组。
(3)将磨损严重的锡林集中在同一排车上,配置锐度较好的顶梳,同时将给棉工艺调整为前进给棉。以充分发挥顶梳梳理在前进给棉工艺配置中占梳理效能主导地位(约占60%)的作用,改善精梳机的整体梳理能力。
(4)将磨损严重的顶梳集中在同一排车上,配置锐度较好的锡林,同时将给棉工艺调整为后退给棉。以充分发挥锡林梳理在后退给棉工艺配置中占梳理效能主导地位(约占70%)的作用,改善精梳机的整体梳理能力。
二
充分发挥毛刷对锡林的清刷作用
(1)对顺向磨损严重的毛刷调整安装方向,并适当提高毛刷的插入深度,以提高毛刷的清洁效果。
(2)对于插入深度已调到极限的毛刷,适当提高转速,增强对锡林的清刷效果。
三
测试每台车的落棉率和
落棉短绒含杂率,提高落棉质量
(1)对落棉率和落棉短绒含杂率进行逐台测试。
(2)对落棉率较高,但落棉含短绒率较低的机台,分析原因并封车,督促车间限期完成整改。
(3)对落棉率较低,但落棉含杂、含短绒率较高的机台,适当提高精梳落率。
(4)每次调整落棉率后,必须对顶梳的进出隔距、钳板的开口尺寸进行精校和调整,以避免顶梳碰撞分离罗拉或钳板开口早晚影响分梳质量的现象。
四
做好机台清洁工作
(1)要求包机工每天早晨提前上车。逐台揩擦锡林、顶梳、皮辊、罗拉及圈条通道上的棉蜡。
(2)要求运转班每次换卷都要关车做机台内外的清洁。
(3)设置专人检查、落实机台清洁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质量考核中进行兑现。
五
攻关效果
釆取以上措施后,在没有增加专件器材费用的情况下,成纱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精梳条AFIS棉结由原来的每克32粒下降到26粒/g,CJ18.5tex成纱条干CⅤ值由原来的12.8%下降到12.4%,+200%棉结由原来的80粒/千米下降到65粒/千米。
来源:匡书全 杨红重 河南省新野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END
向微信后台发送“行情”,获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后台发送“加群”,邀请您加入300个纺织群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