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音频:进度条00:00 11:01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昨晚美国半导体板块暴涨,其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涨6.8%,英伟达暴涨24.4%,台积电大涨12.0%。
美股是相对理性的市场,美股半导体飙涨说明, 这轮AI革命的确给很多美股半导体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业绩。例如,英伟达一季度营收超出了市场预期13%,二季度销售额预测比华尔街的预期高50%;台积电称,5nm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负荷。
我预测, 中国半导体的上行周期有望提前到来 ,因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联动性”依然很强。
其实已有迹象,5月10日,多家公司MLCC产品(多层陶瓷电容器,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宣布涨价或准备涨价(幅度在10%-40%不等);5月17日,长江存储官宣涨价3%-5%;5月22日,多家公司LED产品(用于显示屏)官宣涨价5%-10%……电子产品的配套材料纷纷涨价,暗示下游的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需求在回升。
这就是说, 半导体的基本面拐点或已到来。
另外,还有3点利好。
1)大基金的减持快结束了(大基金在4月初开始密集发减持公告,一般3个月内会减持完), 资金拐点到了;
2)最严厉的海外制裁落地了(最严的制裁来自日本,预计荷兰、韩国的严厉程度都不及日本), 制裁风险已被“计价”;
3) 政策驱动(昨天,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倡议,攻关汽车芯片国产关键器件)。
综上,我认为, 半导体板块的布局时机已经到来。
冰火两重天。
光伏板块今天又大幅杀跌了,果然“帅”不过两天。原因就不多分析了(感兴趣的可以翻以前的文章),其实就一句话, 严重的“产能过剩”。
不由感慨,现在我们国家的产业非常“割裂”,一方面,不少产业“产能过剩”,例如猪、白酒、锂业、光伏;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产业又严重的“供给不足”,例如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等等。
根据“木桶理论”,总体消费也是由“短板”决定的,难怪整体消费上不去。举个例子,由于缺少好芯片,华为手机又贵性能又一般,你愿意买吗?但是假如高端芯片自主可控了,华为的手机又便宜功能又强大,我猜大家也愿意买。
在这“割裂”的市场,投什么,相信大家心里有数。
1、“水网大基建”来袭
昨天最高层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全国性水网建设”的总体规划正式出台。
还记得2月27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吗?也是最高层印发的,结果 引发了3月TMT板块风风火火的行情。在中国,最高层的文件一定要重视!
下面解读一下这个文件。
(1)政策目标
主要有两点:
1)到2025年, 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
2)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
1)到2025年, 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
2)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工程。
中国土地面积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基本呈现“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而且“水生态”复杂( 全国仍有3%的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为V类、劣V类),想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所以, 这轮“水网大基建”所带来的“增量增长”绝对非常巨大,并且是长期的。
当然,在现阶段,我认为可以重点关注2025年的目标,即“ 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
(2)利好的板块
泛泛地说,“水网大基建”利好的就是基建板块;想投的话,买个基建指数基金就行。但保不准有人想投的精准一点。
详细说说吧,我觉得水网大基建主要利好4个板块。
1 )水利企业
很多水利企业只服务于一市或一省,现在既然要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那么有的中小企业慢慢就可以将业务拓展到别的省市,发展壮大。
目前A股的水利板块有50只股票,其中 有32只市值不足百亿,增长空间非常大。
2)工程机械&钢筋水泥
水利是重大的土木工程,需要开山凿河、修大坝等等,这些需要用到大量的工程机械(例如挖掘机、抽水机)和大量的钢筋水泥。
不管是工程机械还是钢筋水泥,自2021年起就处于周期下行期;在“水网大基建”的刺激下,有望重启上行。以挖掘机为例,目前虽依然负增长,但处于“磨底”阶段,如果“水网”建设落到实处,极有可能开启复苏。
3)管道企业
“南水北调”需要大量的水管,会刺激水管企业的业绩。况且,从历史数据看,就算没有“水网大基建”,水管的额长度也保持了“稳定且不低”的增速;现在又加上了“水网”建设,水管行业预计将显著提升。
(3)基建板块怎么样?
大部分基民可能还是通过“基建基金”来参与“水网”的投资。说说基建吧,我认为基建板块的机会又来了。
5月基建板块之所以回调,是因为投资者发现, 4月基建增速居然边际放缓了(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长了10.8%,4月基建投资只有7.9%)。但我猜测,4月份“疲弱的经济数据”可能让官方意识到了, 基建还是不能“松懈”,于是近期又在“暗暗发力”。例如,昨天工信部等14部门提出“双千兆”运动,5月19日发改委提出“充电桩基础建设”,这些都是新基建;而“水网”则是“旧基建”。
政策转向,所以我认为 基建板块的基本面上行期又快到了。
加上,“中证基建”目前PE只有8.67倍,位于近5年6.3%的百分位,估值很低;股息率为2.43%,位于近5年90%的百分位,股息率较高。
综合来看,基建板块目前的性价比比较高。
3、板块分析
(1)新兴产业
昨天国资委提出,将出台一揽子政策 支持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另外,据国资委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过2300亿元,同比增长30%,约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4。
新兴产业现在“既有政策口号,又有政策资金”,可以说是“疲弱经济中的一颗明珠”。应重点关注!
具体哪些产业值得关注呢?建议重点关注4个:新一代信息技术(6G、云服务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5月11日,国资党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从企业层面也有迹可循。以信息技术为例,央企的“排头兵”国投资本2022年信息技术相关投入10.1亿元,同比增长了9.16%。例如,信息寡头中国电信今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13.8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3.4%。
所以,新兴产业必是未来1-2年的主线。
(2)国产大飞机
东航宣布 ,5月28日C919“国产大飞机”(C919)将进行首次商业飞行,班次为 MU9191,从上海虹桥飞往北京首都,计划飞行时长2小时25分钟。
“命途多舛”的国产大飞机的试飞终于成功了(2022年12月26日的试飞失败;5月14日重启试飞,成功)!这意味着, “国产大飞机”终于迈向了“商业化运营”的进程。
这有望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截止到2022年底, C919累计获得了32家客户1035架订单。按一架飞机0.99亿美元的价格计, 增量市场将有7000多亿元。
当然,同“水网”一样,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初期C919的年产量约20架左右,所以预计 “国产替代”的年增量空间约为100亿元左右,是“细水长流”式的利好。
但是可惜,不管是“航天”板块还是“空天军工”指数,最近都没怎么涨;只能说现在市场情绪低迷,“利好”被忽视了。
熬一熬, 相信市场情绪回暖后,会“补涨”。
(3)债务上限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精简版债务上限已达成,目前民共两党的分歧大约只是在“700亿美元的开支”方面。
早说了,美债不可能“真的违约”,这对于美国的代价太大了。据穆迪预测, 若美债真的违约,美国GDP将下降4%,600万人失业,居民损失12万亿美元。美债若真违约了,拜登和麦卡锡都是美国的“罪人”。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看第二条文章。
如果喜欢文章,希望点个赞,我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来优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