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油赤酱烧大排,这魂牵梦绕的童年滋味

2019-07-19   风味星球

“大排么肯定要切夹花额老”

上海姆妈跟小宁讲。

弄堂里共用的厨房窄而狭长,开了窗也散不了这经年累月的“厨房味儿”。

老弄堂的共用厨房*搜狐

敲好的大排被姆妈用手在料酒淀粉里抓,然后下锅油煎。刚变色就拿出来,大排油香直往鼻子里冲。小宁在边上直盯盯地看,空空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响。

*淘最上海

“一斤大排两斤葱,定叫佛祖跃墙来”,姆妈把洗干净的小香葱往锅子里放。

锅里兹啦一下,白色的雾气烟气四处蹿开。“葱要多这道菜才香”,姆妈也不知道小宁听不听得懂,自顾自地说。

小宁口水咽了无数轮,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吃 大 排

*孙大爷的小吃部

1

某日清晨,早起的伏帝魔耳畔突然想起姆妈的“切夹花大排”叮嘱,人像被雷打到了一样,身体的每一个毛孔瞬间进入渴望模式。

“天呐有多久没吃过大排了”,脑子里的小人们开始对话,“大概这几年在北京就没吃过吧”,另一个声音说。

于是起身,走去楼下不远的菜场,选日子不如撞日子,今天吃大排吧!

不如今天吃大排吧*味里乾坤

走到菜场逛了一整圈,却连大排的影子都没有看见。问摊主,摊主一个个不是在切肉就是在忙其他的,回答的一律是“没有大排”。

怎么会没有大排呢?伏帝魔不解,可能今天天不助我吧。但接连着第二天,第三天,每天路过时进菜场绕一圈,才发现居然真的没有新鲜猪大排。

伏帝魔这才模糊的意识到:对哦,来北京这么多年,好像北京人家的餐桌上的确没吃过大排。

我们家没有大排*《家有儿女》

但此时此刻,身体和神经已经不听使唤。明知道楼下没有新鲜大排,“什么都有”的三源里菜市场又在遥不可及的十几公里外,却停不住的给大脑输送美味的大排记忆……

十岁生日的晚上,姆妈做了四块大排。

一家三口,一人一块是吃大排的规矩——这也是大排的优点之一,公平。专门多出的一块是给你的,因为是你生日,姆妈专门在菜场让老板留了外侧一圈油筋厚厚的夹花大排

四块大排不多不少*上海老底子

那顿大排太香了,烧得喷香的葱段和大排卤子拌着还冒着蒸汽的银丝细面,吸溜一下,甜咸在嘴里交织。咬口姆妈炖得极其入味,纤维打得够散,油筋边又满口爆油的葱熇大排,都舍不得快嚼,生怕吃完了就没有了。

姆妈看着你想吃又舍不得吃的样子说,“下个月考试考好了不就又有的吃了嘛。”但你也知道自己下个月能考出什么德行,不敢奢望,今朝有大排吃今朝爽就对了。

喷香的大排和银丝细面*微博

还有上次回家,那都是大半年前的事儿了,你回去办个证件,顺便在家住了一晚。姆妈也做了一顿大排,那也是你很久以来的第一顿大排。

桌上熟悉的桃红花边瓷盘里,还是4块赤酱色的大排,带着厚厚的一层油筋边,大排上团着已经完全贡献自我的香葱。

*微博

姆妈说,“多给你做了一块,你难得吃”

你突然恍惚,十几年过去了,眼前的画面却仿佛定格一般:还是那个桌子,那个盘子,那个大排,那个收汁程度,也还是看着你大口吃饭就不动筷子,见你吃得香就乐呵的父母。

只不过他俩长得跟记忆里长的不太一样,苍老了不少。回忆到这个程度,想吃大排就从一种瞬间的想法,变成了一种执念,不吃到就绝对不可以。

*小圆食记


2

上海人做大排,讲究的很。

去菜场,你什么水平,肉铺老板看你买大排就知道。

上来急匆匆除了要大排什么都不说的,老板乐得给你随便切两刀,让你看着干净就大功告成了。跑来左挑右挑,然后说要瘦一点,不要油,要切得好看一点的,老板也大概了解这人应该不经常做饭,偶尔下厨,切块带骨里脊片就差不多了。

*微博

最精明的上海姆妈去菜场,一定是赶大早,到肉铺直接问老板要夹花。

老板如果拿出来了,还要仔细看,夹花和普通大排还不一样,是更靠近梅条肉顶头的一头猪最多就切6、7块夹花,老板还不是每天都能有货,所以能买到夹花的,都是跟老板混得熟稔,老板主动奉送大排到货信息的。

好的夹花带一层厚厚的肥膘边,上海姆妈让老板切成至少2公分厚的片,然后开开心心提回家给儿子女儿做饭。

带着厚厚肥膘边的大排*轧轧闹忙

买到夹花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费神的功力,是在处理大排上。

每个包邮区小孩都有吃难吃大排的经历。这种大排大多出现在学校公司食堂,或街边盒饭推车。看上去浓油赤酱,咬进去肉都还是白的,牙撕都撕不动。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肉全扯掉,用门牙啃靠骨头那些还算能咬的动的小肉咂咂味儿。

这种大排的存在,不得不说是大排届的耻辱,让大排在年轻一代人心里变成没有糖醋小排好吃的罪魁祸首。

处理大排的绝招:用小铁锤敲打*米豆辅食记

上海姆妈处理大排有绝招,家里必备一个小铁锤,做大排的时候就拿出来,正反均匀的锤到肉纤维神散形不散,比买来的薄但仍然保留基础厚度的口感为佳

然后刀尖在肥膘层来几刀,把筋切断,这样大排在煎的时候不容易收缩变形,最后再上浆抓上浆的原料只有料酒鸡蛋和生粉。嫩肉粉这个让肉不是肉,嫩得诡异的存在,是坚决不能进姆妈的厨房的。

*沈小怡

腌制完大排,等到烧,反而是最简单的一步了。只要记得一定是小香葱,跟大排的重量一样,两倍更佳就好

倘若你会做红烧肉,葱熇大排到这一步,一般做得不会太差。

一定要多加小香葱*微博


3

某个周末的早晨,在倒了无数趟地铁之后,伏帝魔来到号称无所不有的三源里菜场,模仿记忆里姆妈的样子,想挑好的夹花大排。

无所不有的三源里菜场*brtn.cn

三源里就那么几个猪肉铺,一个一个地问,一点一点地挑,的确是新鲜非冷冻的大排,但夹花是真没有。一眼望去,都是老外喜欢的那种可以切成3公分厚,光骨头把儿的里脊大排,处理不好就特别容易老。

退而求其次吧,你想,于是让老板切了4块,顺便在后面蔬菜铺买了一大把香葱,准备喊几个北京朋友来家一起尝尝。

*freep.cn

在北京的家,自己的厨房也是窄而狭长的户型。站在厨房里,还没落山的阳光从远边的窗户投进来,似乎有一点小时候弄堂里共用厨房的感觉。

阳光投在砧板的大排上*轧轧闹忙

你站在砧板前,闭着眼,一点一点用肌肉和大脑记忆去还原曾几何时你站在姆妈边上,看着她一边跟你咕哝着口诀,一边做大排的景象。你不愿意错过任何一点细节,于是任凭大脑一遍又一遍地重演那差一点就要模糊到看不清的记忆。

一种叫做情绪的东西不断地想要涌上来,你拼命地压制着它。

学着记忆里姆妈的样子做*淘最上海

家里没有姆妈的小铁锤,你拿刀背正反地断着大排肌肉,放在全蛋,料酒和淀粉里用力的抓,然后煎。

姆妈从来不切葱,都是一把整葱下锅,爆香了再下大排,加老抽、生抽、糖、水。在橙蓝色的火苗里,大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

*魔都觅食记

朋友们陆续来了,你招待着他们坐下,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做我妈的葱熇大排,不见得做的跟我妈一样好吃,请大家担待。

朋友们也很客气地说大伙儿都是来蹭饭的,有的吃就好。

*轧轧闹忙

米饭上桌,大排盛起,朋友们看着这一盘赤黑色,飘着葱团的菜,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热烈的反馈。

一个朋友开口“上海菜果然都是浓油赤酱啊”,你附和的笑着说,对啊,这种酱汁拌饭可好吃了。

这种酱汁拌饭可好吃了*沈小怡

咬一口自己做的大排,哎呀,咸了,而且没姆妈的那种松软,还是有点老,毕竟不是夹花。但朋友们吃得却也开心,说一般卖相不好看的东西,味道肯定不错,而且每个人都干掉了一大碗饭,最后汁儿也被扒的精光。

你松了一口气,愉快再次浮上心间,跟大家说 “你们要喜欢,下次再给你们做我妈的炸大排,沾上上海的辣酱油,也是极好吃的!”

下次再做炸大排吧*微博



作者:梅姗姗

头图来自:微博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上期留言

来说说你最喜欢吃哪一块烧鹅?

@搞怪老顽童:每次去广州,烧鹅必吃,韶关有一家店的烧鹅也不错,同时还卖烧鸡叉烧,虽然湖南人无辣不欢,但是遇到烧鹅那都不是事儿

小编:有烧鹅,什么都不是事儿!

@睡觉不骨碌不舒服斯基:烧鹅不如腊肉腊肠得我爱…腊肉炒一切 腊肠煲仔饭 腊味就是烟火气嘛烟火气盖一切!

小编:烧腊就是力量

@Vili:最爱烧鹅烤得脆脆的皮,又香又脆!肉的口感嫩。这边呢配的调味就是酸酸甜甜的梅酱,不过还是习惯纯咸口味,更香又下饭!

小编:我喜欢酸酸甜甜的梅子酱

本期聊天

妈妈做的肉菜你最爱哪一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百家饭。欢迎关注风味星球!

微信搜索“风味星球”吃懂中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