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书,一定要按这3个步骤做读书笔记,否则不如不看

2019-07-30   浙江半间教室

很多家长疑惑,孩子读了很多名著,看了很多课外书,但读完就忘了,对语文水平没什么提升,写作文还是干巴巴的。想让孩子做读书笔记,又不知该如何指导孩子。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如走马观花,看过就忘,有的人却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因为他们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吗?自己的孩子记不住是因为太笨吗?

当然不是,科学表明,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处于正常区间范围,也就是说先天的区别并不大。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显示了每个人的遗忘都是有规律的,在学习新知识后,所有人都面临着快速遗忘。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阅读完一本书很长时间后还能记得牢,并能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呢?关键就在于:做读书笔记!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孩子该怎么做读书笔记,让孩子按这几个步骤来做,保准能很快学会。

第一步,要先明确读书的目的

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读这本书的目的。通常,我们读书的类型分为专业书和课外书,其中,课外书又可分为历史文化类,小说类等。如果是专业书,我们读书的目的肯定是提高专业知识,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每句话都不能放过。而如果是用于放松休闲的小说类,则阅读速度可以加快,弄清大概意思就行。

第二步,想到什么就在书上记录什么

很多人可能觉得,做读书笔记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定要仔细思考后再开始写,于是很多人一直就停留在这一步了。其实,不要把写读书笔记想得有多复杂,写读书笔记,就是为了记录你最直观的感受,比如,看到你觉得写得很好的一句话,就在那句话旁边批注:写得很不错。

从最简单的开始,会增加你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和兴趣,一开始,可能想不到太多要写的,随着阅读量慢慢变大,思考慢慢深入,你便会知道该怎么写有深度的读书笔记了。所以写读书笔记一定要循序渐进,万万不可一口吃成个胖子。

第三步,将笔记做成思维导图

有时候看完一本书,思维特别混乱,一时理不清书中的内容,这时你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你快速弄清众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

如何做思维导图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书上的逻辑主线,如果你自己不会找主线,就翻目录,直接按目录的逻辑。

另一种方法是不按照逻辑主线,重点关注你关心的内容。比如你读一本英语语法书,你比较关注名词性从句,就只做这一块的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不要直接去拿别人的笔记来抄,只有自己一步步摸清楚知识的主干和细枝末节,才能在脑海中建立非常清晰的知识结构。

你的孩子喜欢阅读吗?做读书笔记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