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外出旅游,已经是很多人迫不及待的事情了。记者走访石家庄市各大旅行社发现,不少市民已经开始预订了出游线路,旅行社也早已进入“十一出行”忙碌状态,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内线路涨幅不大,出境游依然热销,本地自驾游也受到市民追捧。
国内游报名进入尾声
9月中旬,旅游市场已经正式进入国庆假期热销阶段。记者采访中发现,今年国内游线路咨询火爆,国内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和丽江等气候宜人的景区。
“目前国内长线基本收客过半,本周五将进入报名尾声阶段。很多线路报名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说云南、上海等线路,在10月1日和2日的团队已经基本没有位置了。”我市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追捧的同时,国内线路同样出现了涨价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国庆出行旅游,价格至少要提升20%左右。线路价格上涨主要是受黄金周期间机票、住宿、车船等费用的提高,造成旅游整体报价的上涨。
“从报名情况看,传统的线路报名情况较好,华东五日游、张家界等线路也很受欢迎。”石家庄时代报业旅行社工作人员说:“费用在2600元左右国内游线路是最受欢迎的。”
记者了解到,像石家庄周边省份如河南、山东等地报名情况较好,这些线路价位不高,时间在3天左右,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因为短线旅游报名比较随意,今天报名明天就可以走,所以现在报名的高峰期还没有来,10月1日到3日短线出游的人不多。” 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估计4日到5日短线游的人将非常多,届时将迎来短线游高峰期。
拼假出境游时间充足
“我计划带上全家去日本玩,请好假安排好时间了。”9月17日,在一家旅行社,前来咨询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旅游,但平时工作忙、假期短,只能选择在周边较近的城市游玩。今年他想带上家人打算 “拼假”日本游。
近日,携程发布了《2019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报告》,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显示,有31%的游客选择了4-6天的行程,有超过40%的游客选择了7天以上的行程,通过拼假的方式来享受旅游。
今年国庆节是9月29日(周日)、30日(周一)上班2天,10月1日(周二)至7日(周一)放假7天,10月12日(周六)上班1天。按照这个安排,今年有两套“拼假”方案,只要灵活请假,就可拥有多则13天,少则也有10天“plus版”假期。方案一:9月29日、30日请假,连接9月28日(周六),一共休息10天。方案二:10月8日至12日(5天)请假,连接10月13日(周日),一共休息13天。
记者采访了解到,拼假游主要集中在出境游,其中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是游客首选。因出境游需要提前办理护照、预订机位和酒店等,旅行社至少要提前20天时间准备,因此早在9月初,已经进入出境游预定高峰期间。
记者从石家庄众信旅游、河北国旅、凯撒旅游石家庄分公司了解到,截至昨天,各出境游长线的十一报名已基本接近尾声,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方向线路已经基本停止收客。海岛游、韩国游、泰国游、日本游等线路,仍在接受游客报名,预计十一出境游报名最晚将于本周末截止。此外,价格方面,今年十一出境线路受国庆期间机票、酒店价格上涨的影响,线路价格上涨10%左右。
记者了解到,如果想十一后出行,可选择10月5日以后的行程,因为从10月5日之后国内长线出游价格开始逐渐降至平时价格。因此,错峰出游不仅可以节省大笔费用,而且会有更好的体验感。
周边自驾游受热捧
除旅行社推出的各种线路外,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假期选择本地自驾游,和家人一起在家门口欣赏秋景,在旅途中增进亲情。
随着第五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结束,井陉和井陉矿区成为市民们出游首选地。据了解,中秋节小长假期间,来自矿区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沿西环旅游路前往段家楼正丰矿文旅综合体、甘林苹果谷、贾庄古镇,整体呈现游客持续攀升。据统计,仅3天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1%,旅游总收入7632万元,同比增长 268%。一名去过的游客感叹道:“那些各具特色的观摩点都非常值得游览。”百年工业遗产段家楼、漂亮的西环旅游路、千年古镇贾庄、田园风光特色的天户峪、南横口陶瓷水镇、大梁江古村落群等这些特色鲜明的景点涵盖了乡村休闲、农旅融合、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业态,绝对是自驾游出游地最佳目的地。
此外,周边泡温泉、采摘游也被不少市民纳入计划行程。家住桥东区的王先生计划国庆假期自驾平山,“10月是采摘季,苹果、大枣、花生都可以采了”王先生告诉记者,自驾游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朝夕相处,可以在旅途中增进亲情。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市民已将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及情感交流的方式。
旅游贴士
国庆假期出游提示请收好
2019年国庆节即将来临,为营造安全、文明、祥和的假期旅游环境,特别提示广大游客和旅游经营者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文明出游。
一、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游客在报名参团时,要首先核实参团旅行社的资质(证照齐全),参加出境旅游要核实旅行社是否具备出境旅游经营许可。不要轻信保健、保险、户外俱乐部、微信群等非旅行社从业人员开展的旅游宣传、招徕活动,警惕“免费旅游”“ 旅游赠券”等旅游陷阱,以免上当受骗。
二、理性选择旅游产品
在选择旅游产品线路时,切忌盲目追求低价旅游,旅游产品价格和质量是紧密联系的,若价格明显低于旅游成本,服务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要结合自身年龄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并积极购买旅游意外保险;自助游游客避免到未开放的景区游玩;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游客,要做好安全防护,尽量不参加骑马、蹦极、跳伞等高风险项目,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三、认真签订旅游合同,索要发票
旅游合同是旅游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出行前,应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对行程安排、费用、交通、住宿、餐饮、退团、合同变更、双方权利义务进行约定,特别是自费项目、另行付费项目等,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索要交款凭证,不要轻易将旅游费用转入个人账户。
四、重视出游安全
旅行社要通过市旅游车辆租用平台租用车辆;不准使用无营运资质车辆,要提醒驾驶员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超载等;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和游客安全。旅行社要召开行前说明会,提醒游客文明旅游、旅游安全等事项。导游在行程中要及时对游客进行安全提示。游客要在行程中注重人身、财物、交通、食宿、游览等安全,听从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醒,根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结合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旅游项目。
五、文明出行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服从景区管理和导游引导,严格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尊重游览目的地的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实践者。
六、理性购买旅游产品
按合同约定进出购物场所,购买价值较高的珠宝玉器、橡胶制品、名贵药材等,要事先做好功课,谨防冲动购物。
七、依法理性维权
游客在旅途中遇到问题切忌冲动,遇事要冷静处理。不采取过激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遇到旅游纠纷,游客可通过向旅游质监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申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燕赵晚报
图片│资料图
编辑│闫艳丽
审核│张明星、冯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