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是个学霸,就是好事,因为 学霸=成绩好=好大学=好工作。但事实上,有很多我们曾经称为“天之骄子”的孩子,他们在毕业后却没有很好的工作,有的人甚至混到了社会底层,有的人甚至一事无成。
这让我们不禁反思,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那些曾经是学霸的孩子,毕业后却一无所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小刘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从小到大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后,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刘会有一个非常体面的工作,工资也会比平常人高。但是,事实却不尽人意。
小刘毕业后确实进入了一个国企工作,但是由于加班压力太大,他无法承受,所以选择了辞职;辞职后的小刘找了一份相对来说轻松的工作,但是工资却比之前缩水了几乎一半,小刘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应该只拿这样的工资,做了几个月后,小刘又辞职了。
辞职之后的小刘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面对大公司的招聘,他动过心,但是一想到曾经的压力,他就退缩了;而在面对一些小公司时,他又显得有些傲慢,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学霸,去到这样的公司,属实是屈才了。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小刘依旧没有找到自己觉得可以的工作,到后面迫于生活的压力,小刘选择到一家小公司做销售、跑业务,每天日晒雨淋的,相当于一个底层的工作。
小刘的父母想不明白,曾经因为为傲的儿子,怎么就成了一个一事无成的人?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那些天之骄子,毕业后却混到底层,这3个原因,很现实
1. 社会的竞争
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很多时候时间、能力和职位都对得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个人的能力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岗位的真正需求,有的岗位并不是说有足够的能力就能够竞选得上,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
2. 个人的承受能力问题
有的人确实有足够的能力,但是在一些岗位上,能力并不是主要的,还需要一定的抗压力。比如说程序员,大家的专业知识能力其实不需要怀疑,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长时间一直待在屏幕前。
3. 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
就像小刘一样,他觉得自己非常有能力,所以在面对一些小公司时,非常傲慢,也不屑于去应聘;但是,大公司的压力他又无法承受,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对于这些学霸来说是常有的事情。
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总的来说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份好的工作,进而有一份好的生活。但是,好的成绩并不等于一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多时候大家追求都是一种舒心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不必过于强求。当孩子从天之骄子到泯然众人,家长不必太过于苛责,应该鼓励孩子,积极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今日互动话题:你见过哪些这样的孩子?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呢?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