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间世》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总是很避讳生死。但对于80、90后来说,他们对待生死似乎更加洒脱。前不久,一位在北京工作的25岁姑娘,在生日当天立下遗嘱,引发外界关于“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的众多讨论。
12月11日,天府早报记者在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见到了在成都工作的90后姑娘潘晴(化名),24岁的她1个月前为自己立下遗嘱,花费约万元。谈及原因,她坦言自己身体健康,因从事保险相关行业,风险意识比较强。而一次身边人遭遇的不测也让她有了立遗嘱的想法,“对于意外发生,我们都无法预测”。
立下遗嘱财产归父母
微信、支付宝账号都包含在内
潘晴是个甘肃姑娘,大学毕业后来到成都工作,目前在保险行业从事内勤工作。今年11月12日,她为自己立下了一份遗嘱。也成为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的首位90后立遗嘱人。
潘晴说,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工作强度也并不高。之所以会选择立下遗嘱,跟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一次朋友遭遇的不测有关,“因为工作原因,所以处理工作时了解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比较多,所以风险意识比较强。”除了工作原因外,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有了想立遗嘱的想法。“是我一个同事的朋友,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不小心被车撞了后去世。”联想到自己也会经常外出、跑动,让她决定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财产,“对于意外发生,我们都无法预测”。
在查阅立遗嘱相关资料,前后了解了约八个月后,潘晴在一个月前立下遗嘱。“我的财产主要就是一套房子、一些积蓄、保险还有支付宝微信等账户里的余额。”而她的意愿,是想把这些财产全部留给父母。“因为房子是父母全款帮我买的,他们爱我,所以给我买房子。我也想他们以后的生活能更好一些。”
立遗嘱花费约万元
“希望大众对90后立遗嘱有改观”
立遗嘱前,潘晴把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他们刚开始会说,你这么年纪轻轻,立遗嘱干嘛?”而跟父母沟通后,潘晴父母最终默许了她的决定。潘晴说,“我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当回事,我自己的事情一般都是我自己做主。”
而过不久,潘晴也准备跟男朋友结婚。对于未来丈夫的态度,她坦言其没有意见。“我想着以后我们有能力再买,这套房子是父母买给我的,我还是想留给父母。”
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天府早报记者,目前订立遗嘱的商业的收费为9000元起。对于经常自嘲吃土、也爱及时行乐的90后来说,这笔费用并不像买一杯奶茶、一个口红这么简单。潘晴透露,她此次立遗嘱费用刚超过万元,“我想着我就交这一次,反正钱留在这还不是被我花了,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立遗嘱这件事给她带来的改变是,“我平常放假也喜欢到处玩,办好了内心就放下一件事,现在就会很安心。”
目前,立遗嘱这件事,她只告诉给亲人和几个闺蜜。而当问及为什么会愿意接受采访时,她坦言,“之前在了解立遗嘱这件事的时候,也看到很多人对90后立遗嘱在质疑,觉得90后没有收入或跟风。我觉得90后立遗嘱也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不是跟风也有存款,虽然不多。希望用我的经历能让大家有所改观。”
目前老年人立遗嘱数量较多
70、80后多为白领、IT、金融人士
据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颖介绍,截止2019年11月30日,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已为379名市民提供遗嘱咨询服务,共为52名市民提供遗嘱登记保管服务。其中,有3名90后的年轻人也前来进行了预约咨询订立遗嘱事宜,1人完成登记。在52名市民中,以老年人为主。也有70后,80后等。工作领域包括白领、IT、金融人士等。
如何保障遗嘱效力呢?李颖介绍称,签订遗嘱时,会通过录音录像、指纹采集、人脸识别、现场见证、文件存档以及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来保障遗嘱效力。“遗嘱生效是在立遗嘱人去世的时候”,李颖表示,目前中华遗嘱库成都服务中心暂还未有遗嘱生效。
网友热议: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
社会学专家:这是个人自由
前不久,一位在北京工作的25岁姑娘,在生日当天立下遗嘱,引发外界关于“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的众多讨论。此前,92年的电竞大神若风在热播综艺《我家小两口》中,也为自己订立遗嘱。对此,有网友认为,年轻人立遗嘱太早,“未雨绸缪是好的,但是一般人25岁有多少遗产需要交代呢?”也有网友尊重这一行为,表示,“永远把今天当成生命最后一天,活得才最有意义吧。”
在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胡光伟看来,以往对于订立遗嘱,很多人会比较忌讳,觉得不吉利。而现在出现的90后开始立遗嘱,“也说明90后活得很现代和洒脱。”至于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他坦言这属于个人自由,跟年龄也并无太大关系,“哪怕有一分钱,想立遗嘱也是他的自由。”
天府早报记者 周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nA69m4BMH2_cNUgO4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