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一种看法
于晴
总有一些人,脑回路清奇得离奇。
10月28日,社交平台广泛流传一段19秒的视频,声称是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近日访华的情景。视频相关配文表示,贝尔伯克乘坐的飞机降落后,中方既未安排官员迎接,也未举行欢迎仪式。
国际交往中,外交礼仪是极其重要的,各国在接待外宾时通常都会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安排。不久谣言就被澄清,原视频实则拍摄于今年1月贝尔伯克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与中国无关。
真是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明明不存在的事儿,却能无中生有,还煞有介事地大肆胡侃造谣,令人不得不“佩服”。
无中生有的,还有花钱挑女友。
本该是一场愉快的旅行,照片中的六个女孩来自同一个宿舍,她们精心打扮,笑容甜美。在毕业五年后,终于等来之前没有成行的旅行。女孩许诗婷把这美好的时刻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但很快,她发现合照被盗用了。一个拥有30多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将其配乐做成视频,并附上文字“彩礼都是10万,你会选哪个做女朋友?”视频下的评论更是不堪入目。
张冠李戴、借题发挥,一张愉快的旅行合照被制作成无下限的博眼球短视频,美女、彩礼、婚恋……一些“剪刀手”啥话题热就蹭哪里,这些造谣视频总结起来就是,尽可能极端,尽可能调动大众情绪。造谣者的态度更让人气到无语。许诗婷和舍友们联合起来私信博主要求删除,不仅没得到道歉和删帖,反而被拉黑。直到许诗婷报警,博主才表示,“作品已删除,请不要打扰我。”而被造谣的照片已扩散至多个平台。
我们常说心存敬畏,万事都有底线和边界。若道德是心底的软约束,法律就是实打实的红线。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定,盗图博主侵害许诗婷和舍友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判决博主出具书面道歉信,并赔偿财产损失。
喜欢造热点,引人围观的,还有一些涉军自媒体账号。
最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一些自媒体打着“军事评书”“军事演义”旗号,以军事科普为幌子消费民众爱国情怀。有的账号通过拼凑、嫁接、剪辑等方式,炮制军事“爽文”、“自嗨”解读,编造“南海电子战12小时”“边境爆发冲突”等虚假内容。有的抹黑军队形象。头条账号“干一杯鸭”、“老张聊当下事”等炒作“养一支军队耗费海量资金”,鼓噪“裁军20万缓解财政压力”,挑动军地矛盾。
捕风捉影关联炒作,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如此荒唐又低级的抹黑造谣简直令人怀疑:这些谣言制造者真的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围观是一种力量,注意力是一种公共资源。当新一批的航天员升空,90后女航天员王浩泽上了热搜。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她从造火箭到坐火箭的经历、求学时的励志故事,都被网友津津乐道。
这才是值得人们围观的热点、看到的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