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本系列文章已连续多年发布,往期精彩回顾请搜素以下标题:
1)2024年度:
- 2024江苏选调认可22所名校,13所985遗憾落榜!
- 2024山东名校选调仅17所入围:南开、华科为何被山东嫌弃?
- 从2024云南定向选调100校被分成6档看31省985认可度及未来趋势
2)2023年度:
- 2023最新985定向选调13省录取人数总排名:武大仅次于清北居全国第3名!
- 2023最新985、211各省定向选调录取人数排名:北京、江苏等7省市率先出炉!
2024年辽宁省定向选调的公告终于面向各大985陆续发布了,证明了前期文章里提到的2024年和2023年一样仅限15所985名校的说法是乌龙一场:《2024辽宁选调只认可15所名校:大连理工、东北大学惨遭歧视!》。事实上,经过这一年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辽宁省在2024年终于改邪归正,将省直岗位向所有985开放,当然也包括去年被排除在外的地头蛇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
这一决定标志着辽宁省政府的决心,正式结束了之前第一批省直岗位仅限于15所985高校的限制。此次重大政策变革对于教育、就业以及地方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3年辽宁定向选调15所目标院校回顾
01
2023年辽宁第一批定向选调目标院校分析
从2023年辽宁第一批选调的名单看,省委心目中的中国Top15名校就是:清北+华五人+南开/天大+武大/华科+哈工大/北航+同济。这个名单其实本身无可厚非,只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就是前2、前8、前25的划分相对容易,而只选择15所的话争议太大,因为这15所后一半的很多学校并不比没上榜的某些学校强,一定会引起全网的舆论反弹。尤其是眼尖的网友会发现,辽宁省内的2所地头蛇985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直接被无视了,而隔壁的山东第一批虽然同样严苛,但好歹给地头蛇山大和海大一点面子,所以玩了一年后,辽宁省第一批15所的玩法破产。
必须指出的是,清华、北大、华五、人大这8所名校入选确实毫无争议,任何省份正常情况下都会将这8所一网打尽,可以说毫无悬念,辽宁省也不例外。
作为北方省份,在辽宁的认知中,南开、天大的代表华北大区最高学府,只是一次入选2所,过于集中;而哈工大作为东北大区的第一牛校(吉大或许有争议),理所当然入选;武大、华科作为华中大区Top2代表中部地区也在情理之中;剩下的2所名校,同济代表上海,北航代表北京,从清北华五人以外高校的名气和实力考量也合情合理。只是华南大区、西南大区、西北大区就此被忽略,或许有网友说武大、华科代表所有的中西部和非京沪地区,我觉得仁者见仁。
尤其是,同为C9的哈工大入围,而西北大区最高学府的西安交大却莫名其妙地被忽视,同时华南大区最高学府中山大学更是不见踪影。考虑到天津、武汉同时入围两所,辽宁的地缘平衡技术看来远不如江浙老道。
而省内的地头蛇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被省里所抛弃更是为广大网友所指责。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作为辽宁省的两所知名985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一直有不错的表现,虽然两校与上榜的15所名校比起来,确实在某些指标上表现相对较弱,但一点本地照顾都不给确实也说不过去。
好在2024年辽宁省终于幡然悔悟,将全体985纳入选调范围,平息了这场风波。
2024年辽宁定向选调两大核心变化
02
一是2024年辽宁省直岗位向39所985开放
辽宁省此次决定的最显著变化是将省直岗位向所有985高校开放,这意味着不再对高校的排名进行歧视,更注重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举措有望引来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丰富辽宁省的干部队伍,也有助于打破地域的限制,为更多优秀毕业生提供公平的机会。
辽宁省政府的决策将使985高校变得更具吸引力。以前受限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一些优秀的高校难以留住人才。现在,更多的省直岗位对他们的学生和毕业生敞开,这将增加这些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这一变化也将促进了教育公平、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表明政府愿意倾听民意并灵活应对社会需求。这个决策为辽宁省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也让更多的人才看到了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希望这一政策变革能够为辽宁省的繁荣和进步贡献重要力量。
二是对于境外高校的要求是2023版软科世界排名前100强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和北京市选调一样,对于境外院校开始采用软科世界大学排名,而不再是QS、泰晤士等国外发布的排名,具体的要求是: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院校(以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学位。这说明未来软科世界榜单在中国各省市的招聘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利好在这个榜单上表现出色的名校,尤其是即将进入世界前100强的部分985。
亲爱的读者,你们是如何看待2024年辽宁省定向选调改为面向全体985的这一转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