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登陆港交所,总市值达330亿港币

2023-11-17     福布斯

原标题:药明合联登陆港交所,总市值达330亿港币

药明合联登陆港交所,总市值达330亿港币

文/福布斯中国

11月17日,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药明合联)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IPO发行价20.6港元,开盘股价为26.95港元。截至收盘,每股报28.00港元,涨幅为35.92%,总市值达330亿港元。

药明合联拆分自创新药巨头药明康德,是继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巨诺和科笛集团后,第五位上市港交所的“药明系” 公司。公司专注于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CRDMO(端到端一体化小分子药物医药外包,包含了从药物研发至药物上市的全周期服务)。

药明合联业务最早起源于2013 年,在药明生物内部建立ADCC RDMO业务;2018年在无锡建立专用的ADC设施;2020年公司正式成立,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一个专注于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全方位一站式研究、开发及生产平台。凭借在小分子化合物、大分子抗体和偶联技术等方面积累的世界级能力,公司服务涵盖生物偶联药物开发和生产的每个关键步骤,包括生物偶联药物、单克隆抗体、连接子、有效载荷的发现、工艺开发及GMP 生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2年按收入计,药明合联是全球第二大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市场份额9.8%。而按截至2022年年底的项目总数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偶联药物CRDMO。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94个进行中的整体项目,占同年全球生物偶联药物外包整体项目总数的35%以上。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末以及2023年6月30日,由于“赋能”策略的成果,药明合联分别共有9款、12款、24款及30款ADC候选药物从发现阶段进入CMC开发阶段。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为304名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全球ADC及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大多数主要从业者。截至同日,公司已在中国赢得所有在中国和美国双重提交IND及/或BLA的ADC候选药物的ADC开发合同,自2022年起,10家就其ADC管线进行海外对外授权的中国公司中,有八家为公司的客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药明合联于2022年拥有全球最多的ADC等生物偶联药物项目。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110个进行中的整体项目,并帮助客户提交47款ADC候选药物的IND申请,仅于2022年,公司已在全球帮助客户提交18款ADC候选药物的IND申请。自成立以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执行350个发现项目。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下同)9640万元、3.11亿元、9.90亿元及9.94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30万元、5490万元、1.56亿元及1.77亿元。

本次公开发行,药明合联拟将募集款项净额的约67%用于在新加坡兴建生产设施及扩大在中国的抗体中间体产能,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约23%用于有选择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主要用来扩大公司的技术平台及服务类型及能力;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b90ba866aa07a30c82429f9441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