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成立9年,仅融资一轮的“什么值得买”成功登陆A股,其唯一的投资机构是华创资本。据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回忆,当时双方对公司的定位及发展理念一致,投资很快就敲定了。吴海燕带领华创向“什么值得买”投资了1亿元,上市当天,“什么值得买”总市值21.82亿元。吴海燕是如何看中这支“电商导购第一股”的呢?
2006年,唐宁成立华创资本,他将招聘人选瞄准在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人群,吴海燕是其中之一。那年,吴海燕21岁,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设计的课题是同位素分离研究。据说,参与者要有物理学的世界观、和设计加速器的能力。
从理工科跨入华创做投资,吴海燕觉得压力并没有很大,“各行各业,不都要学习吗”。唯一有一点让吴海燕觉得特殊的是,自己总是处于独立的状态,“我常常一个人出差,也没人监督,但你要有优质的独立交付能力。”
入行头六年,吴海燕几乎一直处在“低潮和自我怀疑”的迷境中。尽管吴海燕在2006、2007年一口气为5、6家公司募到下一轮投资,但在她眼里,这一切不过是机械重复,自己渐渐找不到意义在何处。
这时候,唐宁给了吴海燕一枚“指南针”,“把手弄脏,参与到公司里面去,建立对行业和行业里的人的真正了解,就能创造非常大的价值”
吴海燕受到极大启发,曾一度到敦煌网,做了两年业务。期间,她积极参与公司每一次会议,观察董事会怎么问问题,创业者怎么回答、怎么思考、怎么讨论战略。最后,吴海燕将电商及其上下游了解地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吴海燕渐渐形成了创业者的视角,“从创业角度去看事情。并不完全从风口的角度去看事情,而是怎么做一个创业者,怎么真正让一个创业公司从零到产生,并成长起来。把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做出来了,产生社会价值,也就产生了财务价值。这是我们早年一直实践的。”
“什么值得买”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导购、媒体、工具、社区属性于一体的购物门户。
在跟华创接触之前,“什么值得买”的创始隋国栋其实已经与一家投资机构达成协议,占股20%。然而,事情发生了反转。最后签字的阶段,这家投资机构临时要求再加一个购股权。这是隋国栋第一次与投资机构接触,却没有留下好印象。
直到2015年,隋国栋经朋友认识,与吴海燕开始接触。彼时,“什么值得买”已经小有名气,可观的用户量、社区活跃度、内容数量等都证明了其模式的可行性和自身的造血能力。吴海燕对电商的精通让隋国栋对VC的印象逐渐好转,很快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什么值得买”获得了来自华创的1亿人民币A轮融资。
据吴海燕会议, “但值得买并不是to VC的公司,它可能是社区里面唯一一出生就自带商业模式的,本身就有造血能力,能够自我正向滚动。只是资本可以给他们做更多尝试的勇气和可能性。”这些便是当时她愿意重金投入的原因。
吴海燕曾经回答过关于做VC 的意义,“我们在做的事情,其实离改变一个行业,特别的近。”“这个行业,因为你的价值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吴海燕一直希望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