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艺术究竟在搞什么?我们用一部伪装的纪录片来回答

2020-09-21     一夜美学

原标题:国产艺术究竟在搞什么?我们用一部伪装的纪录片来回答

《国产艺术凌凌捌》,这个看似信手拈来的纪录片名,诞生时杀掉了主创不少脑细胞。既怕大众因为“艺术”一词望而退却,又怕艺术爱好者们觉得太接地气而错过。这种纠结好像也正是“艺术”在国内的现状,既遥远又贴近,大众听到“艺术”难免会联想起高深莫测的学院派艺术、绘画艺术,但其实中国的“创艺人”们正在把艺术带到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观看《国产艺术凌凌捌》预告片

1.

为什么要记录“国产艺术”?

今年三月,做一系列纪录片记录“当下时代里的中国艺术”这个念头闪进“情绪美术馆”创始人牛文怡的脑海。筹备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了这部小纪录片以目前《国产艺术凌凌捌》这样的形态出现。

如今提到“中国艺术”,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是戏曲、国画、瓷器、木结构建筑……没错,传统文化的辉煌至今让我们深感骄傲,但在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能够拿出来呼应时代的作品似乎“有限”。

这种“有限感”的一端是“伤痕叙事”。在并未像今天这样开放的80、90年代,血淋淋的痛感能够在国际上激发人们对中国艺术最直接的关注,但长期不变的伤痛越往后走,就越跟这些年大众能感受到的物质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幸福感产生隔阂,让艺术作为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以及激发思考的手段,变得受众有限。

“有限感”的另一端是对西方元素和语言体系的暧昧态度。“整个中国当代艺术都是西方的舶来品”、“最早的时候谁抄西方的快谁就在国内挣钱,所以抄袭不是大事,我们只是需要学习”……这些声音甚至成为路人皆知的抄袭事件发生时艺术圈内人自己做出的辩白,是不是听上去还蛮悲哀。

站在这些问题的中央,我们反而更加坚定地理清了自己的方向。我们不想只回顾传统,更不想花力气占用资源只去呈现作为西方后现代艺术体系餐桌甜点那部分的“中国当代艺术”,而是想更直接地问: 中国真的没有原生于当下时代并最大程度激发共鸣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吗?

2.

一部“伪国产艺术纪录片”

答案当然是“有”,但可能需要我们重新定义艺术的边界。

经过再三思考,我们选择了这些可能会让人颇感意外的嘉宾作为纪录片的主角,他们是:

在淹水的地下室排过练、睡在自己卖不出去的画上、只在单位领700块工资还嫌多,却影响了国潮发展,最终在音乐综艺爆火的“宇宙级文艺宅男” 彭磊

身为焊工但受不了工地的无聊,回到家里靠百无一用的搞笑发明圈粉无数的“保定爱迪生” 手工耿

24 岁就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不满意当代艺术语境,所以在最顶级画廊里开了家公开“制假售假”、只有包装没有内容的超市来讽刺空无一物的现代性的 徐震

用开挂的创意赢得50万粉丝,在城市里如鱼得水却非要去乡村实践中吃苦头的建筑设计师 周游

传统媒体人出身,通过解构汉字获得三十多亿流量,却持续焦虑该用什么样的新方式传播创意的 王左中右

在外版占据98%市场的绘本销售环境下,用17年时间出版上百部中国故事绘本,迄今唯一入围安徒生国际插画奖的中国画家 熊亮

大学毕业宅家11年做手工,用最柔软的羊毛材质戳出最硬核最动人的童话世界的 殷越

身背重债隐居云南做出一百多栋童话小屋,用创造力还清债务、并获得新生活的 乔小刀

这些创作者,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圈内”艺术家,但却都用艺术作为载体无限拓展着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代表着每一个平凡的人和艺术最近的距离,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行动力。

这也是情绪美术馆这几年在不断用艺术和大众对话的过程中所发现的趋势:行动力,是当下我们所共有的最广泛的“情绪”。如果不喜欢这个世界,就自己造个新的,所以艺术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入每一个生活场景,并逐渐变成刚需。

而另一个出品方快手,披着“土酷”的外衣却传递着民间艺术的巨大能量。诸如手工耿这样的草根创意人在快手上并不少见,他们土生土长,从最平凡普通的生活里发现燃点,用最直接、最易懂的手段展示层出不穷的创意。在他们的创作出发点里,可能并没有“艺术”一词的存在,但真正的当代艺术就在这不自觉中诞生。

我们将纪录片取名为《国产艺术凌凌捌》,不只想在片中呈现国产艺术如今的状态,还想要用艺术家的第一视角和大家分享艺术是怎么诞生的。而副标题取名为“8位中国艺术家的非正经记录”,是因为这些艺术家都和我们一样生于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在共同的文化土壤里对生命、对社会、对自我有着共同的困惑,但他们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这些答案或浪漫、或戏谑、或励志,为我们呈现着生活的无限可能。

影像呈现方式上,《国产艺术凌凌捌》也更像一部“伪纪录片”。艺术家们都没有忍住,在片子里打破第四堵墙直接跟观众对话。剧组也插入进了拍摄对象的艺术创作中,共同创意如何更好展示他们的艺术世界,带着观众一起做梦:

我们帮助彭磊回溯他的艺术创作之路;

和手工耿一起用他的作品向周星驰致敬;

和熊亮一起走在夜晚的森林里寻找黑暗中独特的色彩;

和殷越一起在影棚里呈现出创作者用作品塑造的王国;

和乔小刀一起把作品运到玉龙雪山脚下,让观众能更直观了解到什么是成年人的童话;

一路跟着徐震的作品恐龙从郊区工作室到达市中心淮海路,因为限高,恐龙卡住了三次。

比起纪录片,这系列影像作品或许更是一场造梦之旅,打开《国产艺术凌凌捌》的那一刻,就和我们一起开始做梦吧。

9月22日,快手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3mr3QBURTf-Dn5nG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