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以来,北方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河南等地旱情引发关注。6月25日,南都记者获悉,当日白天我国38℃以上高温覆盖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6月26日至28日,华北、黄淮等地将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河南等地旱情有望解除,部分地区需注意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造成的旱涝急转。
近期,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和暴雨预警。自6月15日以来,河南、山东、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山西、河北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出现较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据河南省水利厅消息,5月份以来,该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7成多,同时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酷热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和部分地区群众生活用水造成较大影响。已达到轻度干旱级别,决定于6月17日12时发布干旱蓝色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25日白天,我国38℃以上高温覆盖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40℃以上高温面积有13万平方公里。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38个国家站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6月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山东沾化(41.7)等21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然而,自6月26日起,北方地区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据中国气象局消息,6月26日至28日,我国北方降水开始发展增多,从四川盆地至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一带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此次降水过程波及范围广、雨带移动速度快、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将是今年入汛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的最强降水过程。
此外,预计此次降水过程对作物播种生长和农业蓄水储水十分有利,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土壤缺墒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大部地区干旱有望得到解除。但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需注意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造成的旱涝急转,低洼田块雨后及时排涝降渍。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文章来源于: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