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记录!84岁大爷命悬一线,ECMO为其再续“生命航线”

2023-12-27     湖南医聊

原标题:刷新记录!84岁大爷命悬一线,ECMO为其再续“生命航线”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或动脉血引到人工心肺机器,在血液中“注入氧气”后,排出“废气”,重输到病人的动脉或静脉中,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从而达到维系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生命。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 2018 年开展ECMO核心技术以来,总共顺利完成100余例,其中ECPR 10例,转机成功时间平均30.5分钟,最短时间22分钟。开展例数逐年增加,2022年开展ECMO例数位列湖南省第四,2023年成立郴州市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挽救了许多以往被认为是“无法救治”的患者。

“父亲在,家就还在”

2023年11月27日,84岁的黄大爷,一大早来到超市买菜,排队等待时突然倒地,在场人员立即拨打120,送往某县医院ICU进行救治。

但是,病情进展迅速,在机械辅助通气(吸入纯氧)治疗时,非常高的呼吸支持参数,血氧饱和度只能勉强维持80%左右,被诊断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经积极救治处理,病情仍在恶化......

84岁,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已不会再不计后果尝试,然而,黄大爷的四个子女,再三拜托医生,一定要竭尽全力救治,因为“父亲在,家就还在”。该院立即邀请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协助行ECMO支持治疗。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三区ECMO团队接到邀请后,立即启动院外ECMO救治预案和流程;

操作前,李桂成主任跟家属再三强调:高龄患者行ECMO 的难度,及后期诊疗护理风险,已过花甲之年的长子及知命之年的次女,坚定的签下了治疗风险同意告知书。

很快,团队顺利完成了VV-ECMO转机,并安全转运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三区。

医护一体,为爱守护

老年人具有多器官生理功能下降的特点,外界的一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刺激,都有可能让器官功能衰竭的边缘。

基于黄大爷疾病现状,行ECMO辅助治疗期间,更需严格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对医护团队的合作及诊疗护理能力,是前所未有考验。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三区李桂成主任与吴娜护士长,立马为黄大爷组织成立特别医疗护理小组,邓加雄副主任医师为管床医生,医疗护理一体化,每日多次床旁查房,滴定诊疗护理措施。

俯卧位通气治疗,是改善肺部的通气和氧合功能的重要措施;团队在每次实施俯卧位前,滴定血管活性药物及镇静镇痛药物,确保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做好皮肤保护,避免压疮发生;

同时,严格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黄大爷的身体再也经不起一点打击。

经过团队20多天的细心守护,黄大爷的肺部炎症逐渐吸收,病情逐渐好转,成功撤离ECMO!

心身共健,家人团聚

早期精准化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是促进重症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团队为黄大爷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并每日协助完成,黄大爷的肌力逐渐恢复。

但是,醒来不久的黄大爷,突然情绪低落,责护耐心沟通后,了解到他是放心不下家里的老婆婆,想念自己的子女。

于是团队立即联系家属,让家属参与到每日的护理中,给予关爱与鼓励,帮助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住院期间,黄大爷未出现并发症:如脑出血、谵妄、医院获得性感染等。

出院时,黄大爷笑得像个孩子。

黄大爷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CMO支持治疗年龄最大的患者。

这次成功救治,刷新了记录,同时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诊疗护理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将以此为起点,奋楫扬帆,为更多的疑难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三区 李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ce37597ff1ce4d1d2341c4ca9a8bb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