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手术不再“一刀切”!单髁置换让膝关节炎患者燃起新“膝”望

2024-05-21     湖南医聊

近期,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成功为两名高龄患者实施了单髁置换术,帮助患者解决了困扰很久的膝关节疼痛问题,重获自如行走的希望。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膝骨关节炎病例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到2050年,70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将达到4亿人,而罹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例更是达到50%。

对于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往往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方式。但部分膝关节炎患者,病变仅局限一个间室,如果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总觉得有小题大做,得不偿失。于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便应运而生。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逐渐被广大关节外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

病例分享一

70岁的吴奶奶,长期忍受着右侧膝关节疼痛的折磨,导致活动受限已达半年之久。骨科一病区杨黎明主任医师接诊后,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分析,诊断为右膝内侧骨性关节炎。他深知,对于这位年事已高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不容小觑。但面对吴奶奶渴望摆脱疼痛的眼神,他下定决心要为她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

经过全科医生的讨论,大家一致决定采用单髁(活动平台)置换术是最佳治疗选择。这种手术技术先进,创伤小,恢复快,非常适合吴奶奶这样的患者。手术当天,杨黎明主任医师带领团队精心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确保手术的成功。

吴奶奶的恢复速度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疼痛迅速缓解,术后第二天就能在辅助器辅助下自如地下床行走,她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感慨地说:“是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给了我新的希望,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对比:

(术前)

(术后)

病例分享二

与吴奶奶相比,83岁的赵奶奶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右侧膝关节疼痛让她彻夜无法睡眠,已经有一年多只能卧床休息,生活几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加上患者既往多发脊柱骨折,左侧股骨头坏死,短缩约2厘米。

杨黎明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分析,认为患者右膝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内侧。符合前内侧骨关节炎,治疗上以内侧单髁置换术(固定平台)为宜。

手术当天,医生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赵奶奶重新站起来。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为赵奶奶实施了右膝单髁(固定平台)置换术。

术后,赵奶奶的恢复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助行器的辅助下,她已经能够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渐恢复。目前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对比:

(术前)

(术后)

骨科一病区杨黎明主任医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我们已经掌握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该项技术在常德市范围内处于相对前列的水平。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承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向上级医院与同级医院的老师、同道,学习、交流,共同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奉献我们的力量!”

单髁置换术的优势

单髁置换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两位高龄患者带来了福音,也展现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力量。相较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仅针对单侧间室磨损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手术,因此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也更快。这一技术正是基于患者对于自然关节的珍视和对于最小创伤的追求而发展起来的。

阶梯化、精准化的治疗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深入人心。患者往往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保护自己的自然关节。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也为保膝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们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现代医疗技术与国人的健康理念相融合,提出了阶梯化、精准化的治疗理念。这一理念使得单髁置换术等保膝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的医生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两位高龄患者带来了“新膝”生,体现了现代医学对于患者需求的深度理解和尊重。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患者,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通过这一技术重获行走的自由和生活的快乐。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张嘉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c841eeee68d5e154ea1b5d583aea5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