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箭七星”成功发射,一起听听幕后团队的介绍

2022-03-06   吴晓波频道

原标题:昨天“一箭七星”成功发射,一起听听幕后团队的介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昨天下午14时0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银河航天02批卫星(6颗)及其搭载的1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箭七星!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小巴还是忍不住激动了一把:星辰大海,我们又来了~

据了解,银河航天02批卫星是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这批卫星将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的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将用于我国天地一体、天基互联等网络技术验证。

这次成功发射验证了我国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须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以及组网运营能力,对于推动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银河航天02批卫星发射现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卫星批产等概念,我们特意咨询了银河航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银河航天是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唯一独角兽企业这次的银河航天02批卫就是由它们自主研发的。赶紧来看看吧~

Q1

卫星互联网是什么?低轨卫星可以做什么?

银河航天:近年来,以高频段、多波束和频率复用为技术特征的高通量卫星技术日渐成熟,该技术将卫星通信速率提升了十倍以上。传统卫星通信领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以低轨高通量卫星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因为具有全覆盖、高带宽、低时延、低成本等优势,更是逐步兴起,成为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新方案。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可以通俗理解为地面基站被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都是天上的移动基站,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卫星通信不受地理地貌环境影响,可提供更高性能及更可靠的通信服务,将与地面5G网络实现深度的融合互补,并为6G时代万物互联的泛在网络需求提供支撑,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海洋、航空等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天地一体网络建设的重要支撑。

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Q2

这些卫星服务的对象是谁?

银河航天:该批卫星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新体制、新架构的探索各类场景服务的验证,为日后大规模组网应用积累经验。

Q3

卫星批产为什么重要?卫星批产将带动什么行业发展?

银河航天:根据商业卫星的发展趋势,卫星星座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大势所趋。有数据指出,截止目前,国内外已推出的包括通信、导航、遥感等不同类型的星座计划200余个,绝大多数星座已处于筹资和开发阶段,待开发市场空间巨大,对传统卫星制造能力是一个巨大冲击。卫星批产是直接解决星座卫星制造需求与产能冲突的最佳或者说是唯一的方案。

在卫星批产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应用3D打印技术“降本增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载荷的研发生产中,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高频微距波导、高性能天线等载荷的加工,将部分载荷互联的空间压缩到传统占用空间的1/3,同时电性能还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部分单机及系统的性能更上一层,也极大促进了行业的进步。

当前,我国卫星制造业规模目前仍然较小,产业链中单机制造、卫星发射等产业仍处于紧缺的状态,卫星批产的市场需求也将倒逼航天产业和制造业加速融合。

此外,卫星批产将带动火箭制造、火箭发射、5G互联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Q4

为什么说银河航天实现卫星小规模批产验证了我国具有星座建设能力?从技术的角度说,这个小规模批产,为后续的大规模批产奠定了什么基础?

银河航天:银河航天此次小批产卫星总结了一套卫星批产线的分区模式,即将卫星批产区域划分为集成测试区、综合测试区、试验区、物流及仓储系统、智能管控系统等模块,分别进行卫星的装配、测试和试验等卫星AIT工作。

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卫星批产线采用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化管控系统的手段,以脉动式生产节奏做牵引,将传统生产经验应用于智能化制造产线,提升了小批产卫星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些经验都可以应用于日后大规模卫星的批产工作之中。

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首发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是我国由民营公司生产的唯一在轨宽带互联网卫星。2021年年初,银河航天启动卫星小批量研制工作,在1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小批量卫星的全部设计、总装、测试、试验和出厂工作。

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现场

从首发星到小批量,验证了银河航天卫星产线的小规模批产能力以及低成本研制模式,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的进程。希望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一起仰望星空,奔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