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通过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今年伊始,随着新冠肺炎暴发,很多人长期居家,生活方式由此发生了改变,肠胃疾病也悄悄找上门。饮食作息不规律、运动量骤减,不仅导致体重增加,还易出现肠胃不适等诸多健康问题,严重可导致消化道肿瘤。
“宅一族”久坐伤身
消化系统容易感染多种病毒和细菌
病毒、细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很多疾病,消化系统感染细菌、病毒后,可能以某个器官为主,也可能蔓延至全身,切记不可大意。
比如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先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对此,消化系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通常表现在肝脏和胃肠道,肝脏感染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胃肠道感染则会引发腹泻。
疫情期间,很多人长期居家,但是专家表示,偶尔“宅”一下有助缓解压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很可能“宅”出问题。“宅人”最常见的问题是三餐不定,饿了往往点外卖、冲泡面、吃零食度日。这些食物多数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久而久之不仅诱发超重和肥胖,还容易损害肠胃,造成多种肠胃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或者并发症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主要有胃灼热、反酸,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比如胸痛、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咳嗽、咽喉症状等。胃食管反流会影响工作、睡眠和饮食,甚至会癌变。
“上班族”复工压力大,肠胃易出血
对于大部分上班族而言,每天处在紧张工作中,尤其在复工这段期间,企业和员工都在面临巨大压力,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白天吃饭匆匆解决,晚上加班到深夜。由于人体胃液的正常分泌被打乱,影响到胃功能甚至伤害胃黏膜,久而久之,“胃疼”就成了上班族的家常便饭。一项调查显示,92.3%的人曾出现胃不舒服的现象。医院门诊经常遇到有人胃疼,因为不想影响工作,就一直扛着,直到消化道出血才到医院看病。
肠胃出血是消化疾病的主要症状。人体消化道指的是从食管到肛门的全部通道,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上下两个部位,上消化道指的是十二指肠以上的器官,而下消化道指的则是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部位,包括了直肠、结肠等部位。也就是说无论消化道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明血不可怕,隐血隐患大
居家自测及时预防肠胃出血
当肠胃发生炎症、溃疡、息肉、结核、肿瘤等病变,排便时往往会带有少量出血(隐血),便隐血是强有力的胃肠疾病“预警信号”,尤其是消化道肿瘤,肠癌早中期尤为常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有拉血、血液黏稠样大便等多个异常。
“噗噗管”是一款由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团队历经40余年的研究探索,联合诺辉健康创新研制的肠胃出血自测器,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原理,用户可居家自测粪便,5分钟内快速显示结果,如果发现肠胃出血,及时就医检查,提早发现肠胃疾病。
2018年,“噗噗管”被写入《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和《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中,对于经常胃痛、腹胀、腹泻、便秘、腹部包块、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反复出现恶性贫血、不明原因消瘦等人群,或有肠癌家族史的肿瘤高风险人群,专家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便隐血检测,减少肠胃疾病及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