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3日,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在重庆举行。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重庆市政府和欧洲咨询联盟共同主办,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3个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在重庆举行
为了推动亚欧两大洲全面、深入、高质量的合作,博鳌亚洲论坛与欧洲咨询联盟共同发起亚欧合作对话。第一届对话会于2018年12月4日至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此次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对话,旨在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
“在全球公共产品短缺之际,‘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风雨同舟、一个不少地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硬件和软件的互联互通将让货物、服务、资金与人员实现更自由的流动。最终,这个倡议将让亚洲和欧洲在经济意义上融合为一片大陆,而不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
第一届对话于2018年12月4日至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
尽管愿景光明而美好,但潘基文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亚洲和欧洲的共同努力,甚至是非洲等地区的参与。他指出,亚欧在很多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欧洲是发达经济体数量最多的大洲,而亚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水平可以带来互补的比较优势,为合作创造了空间与潜力。
“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的发展战略对接意义重大。中国驻意大利原大使李瑞宇指出,当前,中欧双方都处于各自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诸如支持可持续发展、维护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等一系列挑战。中欧之间在“一带一路”和欧洲发展战略上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欧之间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繁荣。
潘基文在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上讲话
潘基文特别强调,亚欧可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之际加强合作。“尽管过去欧洲是技术领先者,亚洲是学习者和追随者,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亚洲正在迅速追赶欧洲,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指出,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已经在很多新兴领域加大投资,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生命科学、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而欧洲也制定了一些战略,例如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
欧洲咨询联盟-安博思高级合伙人博吾乐称,亚洲、欧洲在地理上没有间隔,双方应该利用这样独特的优势加强互联互通。他指出,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崛起,亚欧进一步加强合作正变得更加重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正在为世界带来各种各样的合作机遇,亚欧应该率先抓住这些机会。
博吾乐在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上讲话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也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的战略正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为南亚、中亚等一体化程度欠缺的地区提供增长动力。在她看来,巴基斯坦就是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的案例。“在中国的援助下,巴基斯坦不仅打通了陆路通道,还增加了新的港口,这让巴基斯坦减少了贸易的交通成本,提高了经济增长预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好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关系秘书处高级顾问、中国区处主任卡里姆·达何指出,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赤字,据OECD估算,每年大概面临3-6万亿美元的缺口,而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接下来需要增加15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能够促进在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欧洲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陈峰(左一)在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上讲话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称,“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解决全球当前经济问题的推动器,而要实现互联互通发展,航空业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过去6年,海航集团一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布局,现已开通110多条航线,运输一千多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陈峰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二三线城市带来崭新的商机。他说,在欧洲,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三大航空枢纽,已被汉莎、法航和英航三大巨头和国航、南方和东方三大中国航空公司代码共享,而海航一直聚焦这三大航空枢纽之外的城市。“我们应该大大开放从重庆、成都类似的城市直接通往欧洲的航线,这将为各国发展创造条件。”陈峰表示,一直非常看好重庆的发展潜力,海航旗下航空公司在重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3%,重庆国际航线70%都是海航开的,本月将开通重庆到布达佩斯的航线。
海航集团聚焦航空主业,服务海南自贸区自贸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图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今年3月,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支持此项倡议的G7国家,引起全球媒体广泛报道。本次欧亚对话会也吸引了大量意大利企业的参与。
谈及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的初衷,意大利驻华公使衔参赞冯竹森表示,“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认为它是地缘经济的威胁”。冯竹森强调,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互联互通倡议,这些倡议都可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补充,希望通过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推动各个倡议的对接。
3月,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李瑞宇指出,中意两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如今,中意两国处于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和交汇点上,在“一带一路”中是天然的合作者。中意在“一带一路”方面有不少早期合作,意方主要希望在三个方面加强同中方的合作:一是北部港口设施的扩建,二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扩大第三方合作。
2016年10月,中国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参与到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之中
在这三个方面,李瑞宇特别介绍道,双方的合作已经取得一些积极进展。比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和意大利北方公司就港口扩建已经达成许多协议,有的已经取得成果;一些中意公司在中亚地区有能源、钢铁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正在非洲、拉美开拓油气合作。“万事开头难,我们取得的是早期的成果,相信今后合作机会会越来越多,并且会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建设现场
意大利SNAM公司首席国际业务官亚历山德拉·帕西尼认为,当前,各国正在为实现碳减排目标而努力,但有些国家还没有减排的基础设施。该公司希望和中国企业在 “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和石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SNAM是欧洲最大的油气基础设施公司,已在六个欧洲国家开展了业务,即将在中国开展业务。
意大利威尼斯蒙法尔科内港
SNAM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tteo Tanteri指出,随着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能源市场将出现重大变革,将用天然气取代大量煤炭消费。“2015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的占比只有5%,而如今已经接近10%。”他表示,正是由于看好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公司才决定在中国开设办公室,希望能够通过合资企业参与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
他还表示,当前中意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政府还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这对意大利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未来,SNAM不仅希望能够在中国发展,也愿意与中国企业一道探索第三方市场的商机。“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寻找天然气,我相信,我们未来在这些地方将有大量的合作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王然
审核:雷怡安
主编:邓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