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掀起了一波“哪吒”热,这个在70、80、90后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的少年英雄形象经过魔改新编,成就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的新冠军!这部电影颠覆了哪吒暴戾乖张的熊孩子形象,转而变成了一个傲娇又孤独、顶着烟熏妆的“丑娃”,在这部电影中对命运、亲情、友情的细节刻画,让观众们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笑着哭”。但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哪吒是个不折不扣的“坑爹官二代”的形象。
在现代这年头,“官二代”可不是个好词儿,他们自己常常翻车,还顺带拉下自己的老爹,可以说为反腐事业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不仅是现代,在神话故事中也是有不少这样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神仙中的坑爹典范——哪吒。
话说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陈塘关的总兵,由于助武王伐纣,死后位列仙班,十万天兵天将任他调遣,镇守南天门,算得上是“地方军区司令调入中央,担任中央卫戍司令”这么个晋升过程吧。作为“司令”的儿子,哪吒从出身就是个惹事精,先是在东海岸洗“霸王澡”,顺手处置了出来巡视的夜叉,还把东海老龙王的三太子熬丙抽筋扒皮,闯了这么大的祸,气的当爹的李靖差点不认他这个儿子,要不是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护犊子,哪吒哪里还能脱胎换骨、再次闪亮登场?不仅如此,他还额外赚了个不死之身的无敌buff,可见哪吒的坑爹运作手段不是一般的强。
虽说哪吒很坑爹,但是哪吒自古以来就与孙悟空并称为国内童年两大男神,其闹海屠龙、莲花重生的神话更是以少年英雄的形象广为流传,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哪吒在国产动画中的五个形象。
石破天惊——1964版《大闹天宫》
哪吒的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万籁鸣老先生笔下的《大闹天宫》,里面的哪吒白白胖胖、三头六臂,颇有年画娃娃的既视感,作为孙悟空的对手出现。这部动画片被称为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万籁鸣是中国动画的创始人之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长导演。执导过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9年,年近60的万籁鸣老先生开始创作《大闹天宫》,因为当时的技术局限,所有动画设计全凭一支笔,仅绘制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全片原画数量超过7万张。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个天文数字,要知道,2001年的《千与千寻》的2万张原画数量就已经令人震惊了。
这部《大闹天宫》几乎贯穿了中国动画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动画绝无仅有的艺术瑰宝。影片从戏曲、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人物造型借鉴了京剧中的脸谱,如孙悟空的桃子脸、三瓣嘴,巨灵神的黑眼圈,玉皇大帝的柳叶眉等等。同时,1964版的《大闹天宫》被称为中国影史动画片的丰碑。
哪吒首次喜提主角——1979版《哪吒闹海》
是第一部以哪吒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这时候的哪吒就比较清秀了,剧情也不似封神榜中的黑暗,塑造了一个童真善良、见义勇为的形象,最后的“割肉剔骨”自杀情节,可真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大圣的良师益友——1999版《西游记》
说到《大闹天宫》就不得不提起《西游记》中的哪吒了,与上一个相反,这部的哪吒类似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良师益友,缺点可能就是少了点主角光环。
90后的童年男神——2003版《哪吒传奇》
作为一个90后,印象最深的童年动画片就是2003版的《哪吒传奇》了。“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伙伴,小哪吒~”这只进朗朗上口的主题曲陪伴了我们度过了儿时的欢乐时光。他是一个机灵古怪的小英雄,他又幼稚的时候,却也因此收获了友谊与快乐。
反差最大——2012版《十万个冷笑话》
说到反差最大的哪吒形象,《十万个冷笑话》必须拥有姓名!真的是“眉清目秀虎背熊腰”的神奇组合,金刚芭比的肌肉和清秀的眉眼完美融合,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么多哪吒形象你最喜欢哪个呢?哪个哪吒才是代表你童年记忆的NO.1呢?快来一起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