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幼童总是大吼大叫,还敢直接对爷爷动手,母亲却仍选择维护?

2019-09-25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我们每个人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当一次父母,小时候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而长大了也要养育一个新生命,而养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天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妻子去世后就一直住在儿子家,有个四岁的孙子让老爷子疼爱极了,小孩的名字叫六六,六六平时非常活泼,由于家人过度的溺爱,使得他的脾气非常大,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几乎都是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在外边玩的时候,就算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他看上了也要抢过来,慢慢的小孩子也不喜欢六六了,甚至老师和邻居们也开始讨论起来。

问题在于六六的父母都不在意,这样的熊孩子不教还觉得是别人的问题,爷爷倒是比较开明,私下里偷偷的教导孙子,可这个孙子不听话呀,还吵着爷爷大吼大叫。爷爷心理虽不是滋味,但也明白这习惯不是一天养成,也不能一天改变。

到了爷爷的七十岁生日,摆了一桌宴席,还没有到切蛋糕的环节,却因为六六想吃蛋糕,妈妈直接就把蛋糕给切了,还切了最大的一块给六六,爷爷开玩笑的说:“今天爷爷是寿星,最大的一块给爷爷吃好不好啊?”,没想到六六直接激动的动手打爷爷了,几个女儿们纷纷阻止并斥责六六,但他妈妈却反过来说爷爷这个老头还跟孙子抢蛋糕吃,很显然爷爷的心里不好受,他不由自主的眼眶红了。

这样的故事不只是看到六六的行为非常不妥当,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六六的父母。孩子皮可以理解,他们还小不太懂,但大人不起示范作用,就是没有尽到责任了。所以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点:自己做榜样

孩子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独自生活,待的时间最长的接触最为密切的不是老师不是学校而是家里,所以家长也就是孩子最大的老师,孝是我们民族的美德,首先父母在这一点上要做好,你是怎么对父母的孩子都看在眼里,这些教养都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

很多人觉得老人很麻烦,做事很慢又做不好,所以对他们的时候脾气就很不好,那么孩子看在眼里之后,想当然会有一种念头,我以后也是这样对我的父母的。这就是给自己挖坑了,每个人都会老去不是吗?

第二点:树立观念、规矩

像是尊老爱幼就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公交车上,可以把作为让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这种观念一开始的小宝宝是不知道的,所以需要去帮助他们养成这样的观念,比如说比自己更小的小孩喜欢自己的玩具,也是可以让给他们玩耍,懂得分享也是很重要的,而规矩同样重要,虽然规矩条条框框不太舒服,但是小孩的叛逆是难免的,及时的改正对孩子可有很大的好处,还能够使得孩子变得更加自律,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三点:及时指出缺点

很多家长觉得指出毛病会打击还是的自信,所以一味的纵容,实际上早点指出能够早点改正,不然到社会上了都是代价。

孝顺是美德,父母应该起带头作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不知道你家的小朋友对待长辈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Q6Kam0BJleJMoPMlK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