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之续,哪吒的传说来源于哪里?

2019-07-27     幽燕狄更斯

哪吒最早写作那咤,更多出现在唐代及此后与毗沙门有关的佛经中。

哪咤是印度的神,全称是“那咤俱伐罗”或“那罗鸠婆”,梵文简译为哪咤,也译作那拿。据佛经说,他是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一说是其孙)。毗沙门是佛教守护北方的天王,有宝塔,多半由哪咤捧着。

哪咤的故事在唐朝为人所知,这和密宗的传入有关。最初哪咤是一名“色相殊妙,面现微笑”的翩翩少年,手持日月和兵器,腰系龙绦,能变化,还能降龙求雨。到宋代,他已变成三头六臂的神童,以后又成了“八臂哪咤”。

而哪吒借莲花托生也是因为哪吒源自于佛教。中国自古热爱莲花,莲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象征之一。圣洁的莲花象征着道家的神灵,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占有至尊地位,与莲结缘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缘,既然莲花本是道家世界的圣物, 民间传说中哪吒以莲花为身,正意味着使其彻底脱凡去俗,走向神圣,走向永生。凭借莲花,哪吒从世俗到神圣、从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转换得以圆满完成。

我们从唐代的很多史书中,都可找到哪吒的身影,说明那个时候,他已经很有名了。

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也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哪吒的记载,如“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哪吒捧塔随天王”……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由于曾经入过空门的武则天执掌皇权的原因,唐代崇佛风气兴盛,佛经故事中的这位天王第三子的事迹广为传播。如唐玄宗朝《开元传信记》里就记载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这应是除佛经之外,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哪吒事迹最早的一个故事了,不过承袭之迹非常明显。

到了宋代,一些佛学大师的传记和语录里的所出现的哪吒形象,较之唐代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中已有哪吒“三头六臂”“析骨还父肉还母”,武器又出现了“捆绣球”等记载。

到了元代,哪吒的故事已趋近完整化。比如,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锁魔镜》。不过从其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哪吒的描写并未能跳出佛经故事的范围。

由于哪咤是北方守护神,他的事迹在北方颇为流传。据说,元世祖令大臣刘秉忠监修大都(今北京)城时,刘秉忠根据哪咤三头六臂两足的形象,在京城开了十一个门:南面三门象征三头,东西六门象征六臂,北面两门象征两足,因而大都又称哪咤城。到明朝,又有刘伯温建造八臂哪咤城的传说。

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条,写到: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身长六尺,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因世间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于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与龙王战,杀九龙。手搭轩辕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还父,而到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遂折荷菱为骨丝为胫,叶为衣而生之,后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

由此可见,此故事已包含了哪吒的基本的形象细节。不过各方面并不甚突出。

后来,哪吒的传说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极大兴趣,他们将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连缀起来,加以想象,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义。其中以《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为突出。《西游记》中描写哪吒与孙悟空大战,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齐全,而且还对“析骨还父肉还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释,并且也讲出了李靖托塔的原由。

后来成书的《封神演义》,再借鉴《西游记》中关于“红孩儿”的描写,将哪吒写成一个手持火尖枪的小孩模样,就更令人喜爱了。

《封神演义》说: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商朝末期时生人。母亲怀孕三年,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正是哪吒。后来仙人太乙真人收他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起冲突,并将其打死。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而后,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挠,复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战功显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称为“托塔李天王”,哪吒则被称为哪吒三太子,因为其法力高强,成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将领。

相传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是哪吒出生地,宜宾的哪吒文化影响广泛,尤其盛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有关哪吒生于宜宾、葬于宜宾之说和哪吒的神话传说由来已久,哪吒助周灭殷的故事与僰侯助周灭殷的史实正好相符。

在宜宾,有关哪吒的传说和故事比比皆是,至今,在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还有哪吒闹海的陈塘关、金光洞遗址和“龙脊石”遗迹,在翠屏山上还有传说中的“哪吒洞”,尤其是南广镇一带,地理河川之名与哪吒文化有关联的地址就有二十多处。

也有人说哪吒是天津人,父亲李靖是天津陈塘关总兵。哪吒的出生地三岔河口,是南运河、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地方,明代这里作为漕运中心十分繁荣,曾有“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诗句形容当时的盛况。

我们从传说中搜索,哪吒的兵器法宝大致有:

一,乾坤圈——金色镯子,会变化,可大可小。投掷攻击,力量巨大,百发百中。抗磨损,硬度大,上千万亿亿次撞击都不坏。

二,混天绫——红绫,七尺长,能自动捆绑敌人。即使剪断了也能自动修复。

三,风火轮——双轮暗藏风火之势,可踏在脚下作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极快。

四,金砖——纯金打造,砖形,投掷攻击敌人。

五,火枣——枣子,使哪吒拥有最厉害、最强大、杀伤力极强的招术——三头六臂。(原本是三头八臂,但由于哪吒的这个招术不够完全成熟,导致剩下两只手臂无法使出,所以只有“三头六臂”了。)

六,红樱枪(火尖枪)——李靖试用忠箭、义箭、孝箭,义箭感受到哪咤是个有义气的人,自愿成为哪咤的兵器,化身为一支锋利无比的枪

七,阴阳剑——不同属性的两把宝剑。

八,九龙神火罩——太乙真人传授。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放出三昧真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NhlN2wB8g2yegNDqf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