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商洛市洛南法院兑山法庭庭长、员额法官于济生利用“133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化解了一起精神病人离婚诉讼案件,并对该精神病人以后的生活着落做了妥善对接安排,达到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法律、社会效果。
原、被告均系洛南县城关街道某村的贫困户,被告系精神障碍二级残疾。婚后原、被告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2019年8月份原告家人将被告送回娘家居住至今。2020年初,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于济生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双方的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指导当事人提交了减免诉讼费申请,并与院领导沟通对当事人案件受理费予以免交。
根据多方调查,了解原、被告的婚姻现状后,考虑到双方家庭的特殊性及被告精神障碍等因素,于济生多次前往当事人所在村组,希望通过双方家人及村组干部协商解决此事。被告法定代理人及其兄长考虑到被告因精神障碍离婚后生活无着落而不同意离婚,但原告要求离婚的态度坚决。于济生利用“133多元纠纷解决平台”,积极和城关街道办有关部门协调、沟通,联系并委托该村村干部及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此纠纷。在调解座谈会上,于济生向村干部说明了对被告以后生活的担忧,请对被告生活予以照顾。村干部也当场表示,今后会在国家的各项福利政策范围内优先考虑被告的情况,让其离婚以后的基本生活无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原告愿意支付被告经济补偿款25000元,双方协议离婚。原、被告双方及家人均对结果表示满意,并对于济生法官表示了感谢。
于济生在办案之余还不忘向街办和村组干部介绍洛南法院“133”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强调该机制在促进诉讼纠纷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并表示,今后法庭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利用“133”机制,加强诉调对接,促进诉讼案件的矛盾化解,着力定纷止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洪先梅 记者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