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源第一楼”,原英国领事馆,外滩现存最老的优秀历史建筑

2019-08-05     荷小衣的分享

如果你去外滩,经过外白渡桥的时候,你很难忽略这一个非常内敛有气势的院子,从外面看,隐约能看到里面宏伟的建筑,那是 “外滩源第一楼”,曾经的英国领事馆 ,是外滩现存最老的优秀历史建筑,具有130年的历史。目前由半岛酒店统一管理经营。作为外滩高级的宴会场地,见证了无数世界顶级品牌具跨时代性的活动在此举办。

1842年11月,英国首任领事巴富尔来沪与上海道台宫慕久商谈开埠事宜,经过3年谈判于1845年11月订立23条地皮章程。规定了李家庄至吴淞江(苏州河)间的约126亩土地作为建造领事馆之用。

主楼始建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现存完好的是1872年(同治十一年)重建后的建筑,立面呈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并带有外廊式建筑特征。屋前是一个典型的英式花园,屋顶是西式的四坡顶,但敷设着中式小青瓦。该建筑由主楼和辅楼组成,主楼办公,辅楼为领事住宅,有廊与主楼相连。庭院内种满了朴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木,已有百年树龄。这27棵古树名木及建筑资源更见证了这悠悠的历史。

这幢老房子建于1872年,建在当时叫李家庄的地盘上。这里居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汇合之处,清军在此设置过江防炮台。1848年英租界扩张到苏州河边,李家庄遂被圈在内。当时黄浦江沿岸芦苇浩荡,没有高楼。英国冒险家描述170年前的外滩:“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1872年建成的新英国领事署建筑也成为了上海保存不多的由专业建筑师设计和监造的早期西洋建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风格,清水砖的外墙,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二层则为廊式内阳台。

英国领事馆的兴建,开启一代之风,此后,万国建筑才一栋栋拔地而起,形成了如今绝无仅有的黄浦江外滩岸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外滩第一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所以,1949年后,英国领事署仍保留了其原址。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英国决定撤销其驻上海领事,参照国际惯例,原英国领事署址归中国政府所有。

2008年,原英国领事馆及其领事官邸被标为了1号楼、2号楼,北侧的原教会公寓是3号楼,加上4号楼的原新天安堂、5号楼的原划船俱乐部以及公共绿地,形成了一方别具一格的清幽天地;在它苍翠的茵茵绿意之间,静静诉说着这百年外滩故事的源头。

​现在的部分房子作为餐饮场所,而新天安堂也不时举办一些活动,主要都是和外滩源有关,讲述的都是上海百年发展的故事,如果你到外滩来,不妨进去走走,感受一下百年建筑的魅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BNsYmwBUcHTFCnf2I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