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各地春耕生产有序展开
记者 姜国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业兴旺在春耕。
“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如是强调。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特殊时期,我州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相关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手硬。”截至目前,通过分区域集中和下田间一对一的方式,全州已累计培训3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组织调运各类种子146.36吨,储备农药43吨、肥料780吨、农膜4200吨。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不聚集,农民群众忙着耕地、施肥、播种;不迟到,一支支代购小分队忙着送货上门;不缺席,农技人员忙着开展政策宣传、讲解种植新技术……如今,在阿坝的山川田野,扑面而来的是防疫不误农时、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
不聚集村民自主生产忙春耕
“今天,我们准备耕地种土豆。”早在2月14日,小金县新桥乡龙王村村民汤世富和家人就在田地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往年农历正月初七以后就可以播种,今年受疫情影响推迟了几天,一家人便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期待能有一个好收成。
相较于往年,今年春耕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忙碌在田地里的只有自家人,而且都是分散劳作。汤世富对记者说:“往年春耕时,都是邻居相互帮忙,今年为了防疫工作,大家都选择在自家的田地里不聚集地忙着农活。”
采集腐殖肥、拆菌包、平整土地……连日来,红原县刷经寺镇三家寨村村民赵俊贵在田地里忙碌着。“季节不等人,农事还得提早进行。”赵俊贵笑着说。
赵俊贵主要从事莴笋种植,他家和周围的农户都在莴笋种植上尝到了甜头,只是今年大家的播种时间会长一些。
“种植莴笋很特别,时机赶不好,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影响,今年计划种4亩,预计有四五万的收入。”谈起收成,赵俊贵信心满满地说,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赵俊贵每年都要在地里播撒大量的有机肥和农家肥,还要买几十袋羊粪。
除了播种农作物,果树的田间管理也是我州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九寨沟县白河乡果树占比农作物60%,是该乡广大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个时节正是管理果树的好时期。”白河乡岩米家村村民余贵生一大早就戴着口罩在果园里忙着为樱桃树修枝、施肥,期盼着结出累累硕果。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做好春耕生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米袋子”和农民的“钱袋子”。像汤世富、赵俊贵、余贵生一样抢抓农时,不聚集忙春耕的农忙景象在全州各地随处可见。
不迟到代购送货上门助春耕
“各位村民朋友中午好,有需要购买种子和肥料的请马上报到我这里,请各位村民看到此信息相互转告。”日前,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民古银莲在看见村微信群里的通知后,立即把需要的物资告诉村委会主任熊国清。
古银莲家是村上的种植大户,面对疫情防控管理,又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资却还没有着落。正在古银莲着急的时候,有关农资代购的通知让她吃了春耕“定心丸”,并在家门口收到了所需农资。
“把农资送到群众家门口,既做到了疫情防控不松懈,又抓住了春耕备耕好时节,我们再累也值得。”熊国清告诉记者,在得知可以通过乡政府统一购买春播种子的消息后,立刻通过微信群和打电话转告的方式把全村的购买需求第一时间报给镇政府,镇政府采购到位后,他们对农户开展送货上门服务。
让农资有保障,春耕时节,农民需要大量购买种子、化肥、地膜、农具等,受疫情影响,购买农资成为群众春耕生产的一大难题,随着一支支代购小分队的成立,农户购买农资的难题迎刃而解。
——2月21日,满载着各类农资的大卡车驶进了马尔康市白湾乡,为色里村、木尔基村、加达村、饶巴等9个村送去了尿素266袋、磷肥489袋、复合肥185袋,各种地膜153卷。
——近日,金川县科农牧局统一采购花椒苗25000株,免费发放给曾达乡农户,共惠及农户738户、2472人。
——2月25日,在茂县沙坝镇勒依村,种植大户陈勇在家门口收到了由茂县“叠海羌山”党员防疫服务队帮助代购的30多袋有机肥和农药。
……
如今,在我州各地的田间地头,除了忙碌耕种的农户,还有一支支活跃的代购小分队,他们将农户所需的农资送到家门口,助力春耕生产不迟到。
不缺席农技专家上线保春耕
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能够及时把庄稼种上是广大农户最迫切的心愿。为了给群众提供最贴心周到的服务,我州把农业技术指导作为开春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惠农政策和农技支持等方面为农户做全盘考虑。
“去年,我买的土豆种子为什么产量不太好?是买的种子问题还是种植方法的问题呢?今年你一定帮我好好参考参考。”壤塘县石里乡波巴寨村民娜吾巾把心中的疑虑告诉了县上下派的农技员周贵兰。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周贵兰正忙着挨家挨户查看,解决群众在春耕备耕中遇到的难题。据介绍,为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壤塘县以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上门培训指导的方式取代了以往农牧民夜校、村民大会等集体性培训。
除了农技人员一对一指导,今年,我州多县还利用互联网,创新开展“云指导”,帮助农户在线解决问题。
“周姐,修剪这棵李子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汶川县霸州镇布兰村村民杨文勇在果园里忙着为果树修枝,在遇到修剪技术上的难题时,他主动与县农技员周桂红视频连线。
“你这棵果树树形很高,上强下弱,要适当降低高度,拉低枝条,培育下面强枝……”通过手机视频看了果树树形后,周桂红给出了修剪意见。
春耕时令不等人,为做好今年的春耕工作,农户和农技员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远程交流的方式成为抗疫情、保春耕的“新时尚”。
无论是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指导,还是利用微信视频等媒介开展“云指导”,我州农技人员做到不缺席,为全州春耕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春风送暖,在春的田野里演奏劳动的欢歌,这是最美的音符;春耕正忙,在春的田野里播撒希望的种子,这是最美的图画。种下希望,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收获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