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则传闻刷屏了,说“ 葛兰豪掷数亿元追高寒武纪”。我查了一下,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或证伪这则传闻。
不过,受这个消息的影响,今天CRO板块大涨4.32%,AI概念一度回调超过1%。
这则消息之所以“轰动”,在于反差。
葛兰管理规模906亿,她的医药基金从2021年7月到现在已经跌了整整20个月,基民都麻了;现在她追高寒武纪(2022年亏损11.66亿,股价却在3个月暴涨了238%),这说明啊, 医药现在是“狗不理”,AI则“如日中天”。
物极必反。如果连医药专家都忍不住追AI了,这是否说明, 医药到了机会区,而AI快见顶了呢?
下午AI又“V”回来了,有些人依然不S心!
小心,上周五TMT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40%了,这就是说,当天40%以上的资金在买卖AI。
这是“危险”的信号。复盘历史,单个行业成交额占比超过40%往往意味着“十二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2019年9月24日到2020年2月25日,TMT行业有10个交易日的成交占比超过40%,结果2020年2月25日至今,TMT板块经历了“漫长的回调”;当时重仓TMT的投资者有一句谑言,“ 少年不知酒香,错把科技加满仓”。
2022年7月7日到2022年8月18日,新能源行业有16个交易日的成交占比超过40%,结果至今新能源还在回调; 追高的时候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心疼。
这就是说一个浅显的道理, 当一个行业“交易拥挤度”过高时,千万别追,不论行业前景看起来多美好。
1、军工的投资价值分析
有人说分析一下“军工”,看呼声挺高的,就聊聊。
军工今年几乎没涨,一直“坐过山车”;有点“鸡肋”,卖了没赚钱,继续持有又不涨。
怎么办?
可能比较好的方式依然是, 继续持有,静待花开。分三个部分聊聊。
(1)军工为什么不涨?
3月5日,财政部公布今年的国防预算,为15,537亿元,同比增长7.2%。
增速比去年高,也比今年GDP的增速高。怎么看都是“利好”;但是预算一公布,军工板块就跌跌不休,利好兑现。
只有唯一的解释, 军工板块隐藏着“未兑现的利空”,资金先“回避”了。这个“未兑现的利空”,大概率就是 军工板块的“业绩”。
截止到3月25日,共有34家军工企业发布了2022年的年报或业绩快报,结果较为“分化”, 直升机和地面兵装领域标的业绩出现下滑。并且值得注意的是, 鸿远电子和火炬电子是上游元器件企业,其业绩可作为军工板块业绩的“先行指标”;它们的业绩也比较低迷。
说明, 今年一季度,军工板块的业绩可能依然不出色。所以,“投机性强的资金”就撤了。
从更长的维度来说, 从2022年三季度起,军工板块的业绩增速就有较大下滑,2022年二季度军工板块的净利润增速还有24.63%;到了2022年三季度,增速降到了5.59%。这是近半年军工板块下跌的核心逻辑。
提示一下。
军工板块的业绩下滑较多 不是因为“军工不行了”;而是因为,军工板块目前处于“过渡期”。即, 军工行业的第一轮扩产快结束了,但第二论的扩产刚刚开始,还未贡献业绩。所以,军工板块会有一段短期的“阵痛”。
(2)军工上涨的逻辑
复盘历史,军工板块共有3次大幅上涨。
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军工板块暴涨95%,这是因为2020年启动了“三年国企改革”,军工板块的业绩暴涨;加上全球央行大放水,军工作为“成长板块”,估值大幅提升。
2021年5月到2021年12月,军工板块大涨54%,这是因为2021年的经济增速是“前高后低”(也就是经济的增长动能在逐渐减弱), 军工作为“逆周期”板块,被资金用于“避险”。
2022年4月到2022年8月,军工板块大涨49%,这同样是因为经济低迷,资金青睐军工板块的“逆周期”属性,避险。
综上可见,除了业绩本身,军工板块主要有两个属性, “成长属性”和“逆周期属性”。
一般,在放水的时候,或经济衰退的时候,表现较好。
目前的货币政策“中性偏宽松”,不大可能大幅放水;经济也是在持续复苏,所以 资金喜欢买“顺周期”,军工就持续回调了。
但不要悲观,回调反而给我们提供了重大机会。因为 市场没有“计价”军工未来的业绩高增长。
从更长的维度看,从2021年1月起,军工板块就持续震荡,大起大落;用标准的术语说,这叫 “洗盘”。
2年的调整,“水牛”带来的泡沫已经被消化,看中“逆周期性”的投机者大多数被洗出去了,所以, 军工板块现在非常“健康”。目前中证军工的PE为55.89倍,位于近5年26.67%的百分位,低估。
着重说下业绩。
2020年军工板块大涨,虽说“放水”功不可没,但 核心还在于军工板块的业绩,2020年军工行业的净利润暴涨140%以上。
所以,虽然今年军工大概率没有“水牛”,也没有“逆周期”带来的“避险性”上涨,但是 “业绩牛”可期。
(3)军工的业绩预期
根据Wind的盈利预期, 2023年中证军工的净利润增速是36.83%,2024年的净利润增速是32.17%,较2021年的增速大幅提升。
2023年,军工板块的业绩为何能大幅增长呢?
这是因为,2021年、2022年投产的很多项目, 在2023年慢慢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例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碳纤维,2023年都进入了“放量”阶段,为相关企业不断贡献业绩。
所谓“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2023年大概率是军工的大年。
再有两个。
1)3年期的国企改革已经完成,现在是见效果的时候。以前军工国企有“5%的成本限价”(即军工产品的定价不能超过成本的5%);现在军工的定价机制改革了, “5%的成本限价”被打破,例如代表性企业中航沈飞,已经突破5%成本定价机制的上限。这将增加军工企业的业绩。
2) 军工集团有大量优质资产存在于体外,后期资产注入将带来难以企及的投资价值,例如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中航电测的股价平白无故翻了6倍不止。
综上,纵然短期可能承压,中长期对军工不应悲观的。
并且, 军工板块的炒作性比较强,往往一年的涨幅会透支未来几年的业绩,例如2020年一年就涨了95%,本质上是将2021、2022年的业绩提前透支了,所以2021、2022年军工板块才会大起大落,涨上来又跌下去。
所以, 投资军工板块,不能等到业绩落地了再去投,而是要提前布局。
2、板块分析
(1)白酒
中国酒业理事会长说, 白酒产能过剩了,是存量竞争;未来白酒的产能有下降的压力。
今年白酒板块下跌了1.01%。
但是, 讨论白酒的投资价值,其实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高端白酒”,例如“茅五泸”,其它低端白酒的产能其实不重要。
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说的好,“白酒行业是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但与优质名酒产能供应不足的矛盾并存,面对消费升级、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 现有优质名酒产能仍然不够。”
例如,茅台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扩产,以期实现年产能7.6万吨。哪天能平价买飞天茅台了,我才相信“优质白酒产能过剩”。
所以,不用惊慌。
(2)房地产
原财政部长楼继伟说,经济复苏后,应尽快开展房地产税试点。
房地产税指,对房子的价格进行估值,并以一定的百分比进行收税。可以想象, 如果现在收房地产税,大量的二手房上市,存量的房子更卖不出去了。所以,房地产税短期应该落不了地。
今天房地产板块跌了1.69%,更多的是受情绪影响。
但从这个“提议”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知道, 房地产的长期发展空间比较有限,中国现在房地产的存量太高了,房价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3)医药
北京卫健委、人保局发布通知,北京种植牙价格大降72%。
集采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有的品种集采已经结束,例如冠脉支架;有的还在进行中,例如种植牙。
并且从种植牙的集采结果看, 集采依然严格,所以,对还在集采的医药细分板块不要一昧乐观。
但是,医药总的来说是一个“长牛赛道”, 已经集采完的细分板块,比如医疗器械相关,今年有较大概率迎来业绩反弹。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请看第二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