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对一个普通气球如此敏感,是因为美方已经研究多年间谍飞艇

2023-02-06     军武观察

原标题:美媒:对一个普通气球如此敏感,是因为美方已经研究多年间谍飞艇

据悉,近日多方报道中国民用无人气象监控气球进入美国领空事件,美方举国采取非常“激烈”的态度引发关注。当时在气球入境被发现后已经进入蒙大拿州,全美上百家媒体全天候转播和跟踪气球动态,网络上有多篇关注度超过百万的帖子,共和党和民主党也相互展开“全面论战”。尽管我方一再宣布气球是用于研究的无害化设备,且由于不可抗力进入美国,但五角大楼最后仍采用武力方式击落气球;中国国防部对美国的过度反应表示严正抗议,并重申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

3日美媒“政客”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探讨这个引发全美舆论关注的气球设备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到如果将气球用于“监视”领域的话,这种轻量化、无需动力、成本非常低廉的产品具有普通飞行器不可比拟的优势。美媒认为在冷战期间高空气球就已经被各国关注,尤其是在现代化远距离摄影技术出现后,就有人讨论将捕捉摄影设备装载在气球上;文章含沙射影地还多次暗示中方的气球“可能携带监控功能”,属于没有证据的揣测。

随后,该媒体开始介绍起来美国的“间谍气球”计划。称美军方也于上个世纪就已经研发类似的无人飞行器,气球和飞艇项目上更是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没有任何结果。这一计划曾被命名为“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高架网状传感器”方案,试图研发一个可以全天候监视空域的高空气球,续航停留能力至少可以达到30天以上。尽管美方表面上公布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所携监控设备探查巡航导弹”,但后续还有一些来自军方混乱的说法称其为了“监视毒品犯罪”、“监控远程威胁”等,可见其“监控”目的是非常明显的。

有分析则认为,“气球”计划屡次受挫,正是因为美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风带的“下风口”,而其主要监视的目标中国、俄罗斯都在有利位置;这就决定类似超高空飞行器设计难度非常大,想达到各项指标尤其是飞行(或保持稳定)能力更加困难。最后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美方投入的经费打了水漂,才在2017年正式宣布取消“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高架网状传感器”计划,但他们马上又宣布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文章最后,美媒表示2022年五角大楼将研发的“监视毒贩气球”正式转变为军事用途,先后花费300多万美元,预计未来还会追加数千万美元的投资以“监视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导弹”。可能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政客、军方和民众才会对一个普通的气球如此敏感,拜登最后决定动用武力将其击落。对此有中国网友评论称:“这是典型的套用自家思维来打量别人,美国会优先习惯将自己的‘丑陋目的’投影到其他相似的事物甚至是毫不相关的事物上,一个民用气球能让整个国家如此激动,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7cc4a37aaa9cce651a7e3e03f14fd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