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烟台莱阳市万第镇境内,名字叫做“胡留”村。
现在的万第镇,是由之前的万第和赤山两个乡镇合并而成,胡留村属于原来的赤山片区。
从赤山村向北,跨过富水河上的一座大桥,不远处就来到胡留村。在过去,河边的“胡留大桥”的石碑,算是村庄的一处地标。如今,村庄已经修起了一座大气的牌坊,“胡留”两个大字从远处就能望见。
富水河是莱阳五龙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河畔两岸地形相对平坦,在农耕时代是理想的建村场所,胡留村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明初,是一处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
胡留村底蕴的最好体现,就是村里的一棵老槐树,这棵树的树干已经中空,具体树龄无人知晓,相传树龄有600多年,也就是说,至少在建村时,就已经有了这棵树。
胡留村底蕴的另一个体现,就是村庄的名字。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不少朋友或许猜不出其中的意思。胡留的胡,指的是胡姓,这一点没有疑问,现在村里也有很多胡姓人。但至于后面的留是何含义,则有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明初胡姓三兄弟迁到胶东,其中一个人留在此处,村庄因此叫做“胡留”;而还有一种说法是,胡姓人在此建村之后,一支孙姓人从海阳乐畎村迁出,路过这里,被热心的胡姓人留下,为了纪念这段经历,村庄就取名“胡留”。由于年代久远,具体的情况已经难以考证,但这样的传说至少能说明,这里的民风比较淳朴。
除了老槐树和村庄名称之外,胡留村的底蕴还体现在螳螂拳上。在历史上,胡留村曾走出一位螳螂拳高手,名字叫做胡永福。根据《莱阳螳螂拳》书中记载,胡永福是清末生人,他师从七星螳螂拳大师林景山,勤学苦练,很快在弟子中脱颖而出。此后,他长期在大连武馆任教,门下弟子众多,在大连、青岛、烟台三地都很有名气。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胡永福回到老家,尽管当时年岁已高,但他仍然宝刀不老,在传统武术传承方面做出贡献,并且在民间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现在来到胡刘村,年纪稍大一点的人,也都还能讲上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