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财政部意外降低四季度借款规模,从8,520亿美元降低至7,760亿美元。
难道美国财政部痛定思痛,决心悔改了吗?
尽管表面原因是联邦收入增加,但更实质的原因确实与耶伦态度变化有关,不过不是悔改,而是担心过大的借款规模会对美债市场造成更大的压力。
近期的美债发行中,认购倍数不断降低,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债的需求减少。上周发行的三批美债,结果其中的不少部分未能成功拍卖,最后只能由一级交易商自己掏钱买入。
随着越来越高的比例,最后被迫由交易商自掏腰包,这很有可能导致交易商的积极性受损。
耶伦对此表示关注,认为如果美债需求持续下降,可能会对美债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美债市场的稳定,美国财政部减少了借款规模。
过大的借款规模导致供给过剩,进而使得美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导致美债需求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新公布的预计额度低于市场预期,但是美债的价格却依然出现了下跌。
接近收盘时,各种期限的美债收益率几乎全部上涨,其中10年美债的收益率达到了4.8815%。目前20年和30年的美债收益率都已经全部超过了5%了。
2
显然财政部的预期销售量减少,并不是市场上供应的唯一影响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原来持有者的抛售。
最近,中国再度抛售164亿美元的美债,现在持有量再创历史新低。
但是还不是最重要的,在过去一年,美联储的抛售量甚至高达接近10,000亿美元。
过去美联储是购买美债主力之一,旨在注入市场流动性,维持经济稳定。
然而,从去年6月开始,美联储开始执行缩表政策,即逐步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停止购买新的美债,并通过抛售手中的美债来回收市场资金。
这一行为相当于从多头(买入)转向空头(卖出),打破了过去的投资模式。
美联储抛售美债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量,导致美债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这对市场信心造成了冲击。
投资者担心供过于求易造成美债贬值,从而带来投资损失。
同时,利率上升也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
3
现在由于美债市场的低迷发展,影响已经外扩了,尤其是美国的进口量大大下降。
看来不但美联储买不动了,美国的消费者也买不动了。
美国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然而近期出现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进口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今年上半年美国的进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3%。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首先,物价上涨是导致进口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工资水平有所上涨,但是物价的上涨幅度更为显著。
普通民众面临着食品、能源、房屋等各项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这导致了他们的购买力的严重受限。
许多人不得不削减消费支出,从而减少了对商品消费的需求。
其次,普通民众贷款利息支出的增长也对购买力造成了压力。
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人为了应对生活开支不得不借贷,但是贷款利息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工资的增长。
这使得普通民众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支出,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购买力。
这种环境下,企业和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相对减少,进一步导致了美国进口总体下降。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