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5000元!扫码点餐后出现这种情况,您遇到过吗?

2023-11-21     北京交通广播

原标题:赔偿5000元!扫码点餐后出现这种情况,您遇到过吗?

导 读

相信饭馆的扫码点餐服务大家并不陌生,但您有过点餐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的经历吗?这种行为是否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近日,北京三中院就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例,一起来关注!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餐厅扫码点餐时收集个人信息

    法院这样判

    2021年7月,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该公司推出的扫码方式进行点餐并结账。过程中,孔某个人信息被商家获取,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并注册为会员。孔某发现,取消关注该公众号后,仍是公司会员,个人信息无法自行删除。孔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孔某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可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可扫码点餐。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故餐饮公司构成侵权。

    综上,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书面告知孔某其个人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方式,向孔某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

    遇到“强制关注公众号”怎么办?

    可向相关部门投诉

    今年6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以避免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中消协表示,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号下单、结账、开具发票,可获得阅读量和关注量,通过广告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更多关注和再次光顾,可增强用户黏性。但任何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尊重消费者意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如果遇到“强制关注公众号”,可向消协、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强迫交易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鉴于个人维权成本较高,可由消协提起公益诉讼。

    您遇到过上述情况吗?

    必要时可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正当权益

    转发!也给身边的朋友们提个醒

    内容来源:时间视频、封面新闻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76880c4355a7bbc7ddf974d409b48a4.html











    1.17亿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