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炎炎夏日,很多市民选择在天然河湖水域开展游泳、桨板等水上活动。北京正值汛期,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暗藏危机。
在河道里游泳有哪些风险?
如何防范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6月21日,市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在天然河湖里进行了体验,提醒市民朋友提高风险意识,选择安全水域开展亲水活动。
朱子良在北护城河河道内体验游野泳/记者拍摄
开闸放水时
体重200斤在河道中也只能随波逐流
在德胜门附近的北护城河里,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的朱子良穿戴着救生衣,站在河道里。距离他所在位置200米处就是松林节制闸,随着闸门开启放水,河道中水流速度从0.2米秒逐渐增加到1.6米每秒,身高1米83、200多斤的朱子良从开始的稳如泰山,到身体逐渐晃动,最终被冲得站不稳不断后退。
北护城河松林节制闸开闸放水/记者拍摄
河道水流速度加大/记者拍摄
水流不断冲击朱子良/记者拍摄
朱子良说:“我本身也是会游泳的,但是在水中已经是完全没办法站立了,会随着水流被冲到很远的地方。加上河道里有一些淤泥、石子,还有水生植物的干扰,人在水中还是比较危险的。感觉到有一些胸闷,水会不断拍打身体,游是根本就游不动,只能被水带着往下走,感觉到一些恐惧。”
随着6月汛期到来,降雨逐渐频繁。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副所长胡炼介绍,像北护城河这样的河道承担着行洪功能,遇到开闸放水,或者短时强降雨,河道内水位会迅速上升,这时候游泳就变得风险重重。
胡炼说,当汛期或上游强降雨需要景观河道进行行洪的时候,1.6米每秒只是一个常量,很多时候比这个量更大,流量曾经达到过40立方米每秒,那么在河道游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游泳者受力过大,把他冲走的危险。所以在这儿也呼吁,日常过程中在河边游玩要文明亲水,特别雨后,呼吁市民尽可能不要野泳,当你发现危险来临的时候,有可能你已经身处在危险之中了。
昆玉河岸边警示标语/记者拍摄
河道巡查人员在岸边放置救生圈/受访者供图
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所长侯燕峰表示,近期天气炎热,河道里的游泳者逐渐多起来,管理所在河道范围内设置了很多提示牌和救生设施,对河道都加密了巡查频次。“6个水文站,每天都会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巡查,每个站都有人负责河道的巡查跟维护。遇到降雨和一些比较重要的时段,就是夜间也要进行巡查,特别是雨后,对河道的冲刷,还有一些积水、树木的情况都进行巡查,遇到河道内游泳、钓鱼的,就进行清劝,防止他们出现安全问题。”
亲水娱乐选择正规场所
结伴而行、注意观察天气
近几年的夏天,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在京城十分火爆。在八一湖,朱子良化身初学者,也体验了一次玩桨板落水的惊险过程。在教练的指导下,他最终重新回到桨板上,但几乎已经精疲力尽。“落水之后第一时间想到要把桨板拉回来,第一次经验不足没有成功,第二次虽然说爬上了桨板,但是体力消耗还是十分巨大的,上去了以后,趴在板上喘粗气,才能接着跪在桨板上,然后顺利划回来。所以在此还是提醒广大的市民朋友们,一定要在正规的场所有教练的指导跟看护下进行游玩,以免发生一个人体力不支或者受伤,没人知道没人救援的情况。”
八一湖/记者拍摄
朱子良落水/记者拍摄
八一湖乐航水上运动基地总教练刘宽呼吁,桨板、皮划艇这些运动要在有专业救援的安全水域游玩。建议大家要结伴而行,发生了你身体突然间不适的情况下,你的另外一个桨友可以第一时间求助,帮助你减少溺亡的风险。同时建议大家不光要看天气预报,还要时时刻刻刷新当日的天气现场的情况,要有一个风险防范意识。
市民在河道内玩桨板/记者拍摄
法律人士提醒,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天然河湖这种未知水域进行水上活动,如果出现意外事故,可能面临后果自负的局面。建议市民到正规经营场所游泳戏水,清凉消暑的同时,也能确保自身安全。
炎炎夏日里亲水消暑要谨慎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
转发
一起平安度夏天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王琛琛 、孙媛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