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在服盆期对光照的需求尤为关键,科学合理地安排光照对促进其健康生长至关重要。服盆期是兰花重新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生长因子激活及根系生长。因此,兰友需掌握服盆期兰花晒太阳的利弊,并根据季节、天气及兰苗状况分阶段调整光照,以确保兰花顺利度过服盆期,茁壮成长。
一、服盆期的定义与重要性
服盆期,通常指兰花从重新上盆到转入正常生长这一段时间。无论是从远方引进的兰苗,还是从本地兰友处获得的,或是自家兰苗翻盆分株的,重新上盆都会对兰花的后续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长暂时停顿。服盆期的长短与操作是否得当密切相关,早春及深秋的正常服盆时间一般为20天左右,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服盆时间延长,甚至因伤口感染而死亡。
二、服盆期兰花的光照需求
兰花在服盆期对光照的需求有其特殊性。光照不仅是兰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重要条件,还能激发兰花体内生长因子的活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然而,服盆期的兰花根系尚未完全恢复吸收能力,叶片则依靠假鳞茎和根系内储存的养分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合理安排光照,既不过强也不过弱,对兰花服盆至关重要。
三、服盆期兰花晒太阳的利弊
利:
1、促进光合作用:适当的光照能够激发兰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为兰花提供能量。
2、激发生长因子:光照能够激活兰花体内的生长因子,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缩短服盆期:合理的光照条件有助于兰花快速适应新环境,缩短服盆期。
弊:
1、光照过强:强烈的光照可能导致兰花叶片灼伤,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制造。
2、光照不足:光照不足则可能导致兰花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甚至影响开花。
四、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光照
1、选择适宜的时间点:
早春(清明前后):此时天气渐暖,万物复苏,兰花正经历此前的严冬,苏醒并萌发新芽,是翻盆分株的最佳时机。
深秋(国庆前后):告别了“秋老虎”,兰花进入第二次生长,同样适宜翻盆分株。
2、对引进苗的特殊处理:
修剪残根枯叶,涂抹植物创口愈合剂或达克灵清以防感染。
若发现兰株脱水严重,先用清水喷雾缓苗,待伤口干后,再泡入消毒液中。
3、晒根技巧:
消毒后捞起过清水,用白色毛巾包裹兰根和兰叶(白色吸热最小),置于阳光下晒至根发白微软(有花苞不提倡)。
晒根需专人看管,以防晒过头。
4、移植兰根共生菌:
取原部分旧植料(无病菌)混入新植料中,促进兰根共生菌快速生成。
兰根依赖兰菌分解植料中养分,兰菌越活跃,兰株长势越旺盛。
5、分阶段调整光照:
缓苗期(约10天):放在半阴通风的地方,避免全天晒太阳。
初步服盆期:开始晒太阳,但需注意光照强度和时间,避免灼伤叶片。
真正服盆期:兰花已种活,可以正常接受光照,但仍需根据天气和兰花生长情况适时调整。
兰花高贵典雅,芳香四溢,家里养一盆浓香型的蕙兰,满屋都是香的。下面是来自湖北的浓香型蕙兰,香味是兰花中的天花板,自然种养,耐寒耐旱,非温室苗和激素苗,好养易开花,有兴趣的花友可以点进去详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