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逐渐进入到一个消费疲惫的状态。
自从上次收拾完衣柜后,就打算这两年非必要不添置新的衣服了,准备一边穿一边淘汰一些,大模大样地学断舍离直接扔掉还是过不了内心这一关,想着穿完,物尽其用后再买新的吧。
不知从何时起,对消费没什么兴趣了,几过商场而不入、几进网页而不买,能省一点,就少操点心,少些麻烦。
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低,年轻时该吃的都吃、该买的都买,仍然觉得欲求不满。如今,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周一次的填冰箱,其它什么都不想买。
而且还不喜欢热闹,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去,不愿意请客,也不愿意被请。
只想工作之余一个人看书喝茶刷手机,或者一家三口安排一点简单的活动。
不再羡慕别人大富大贵,仿佛认命似的接受了自己的层次和状态,辛苦赚点小钱,努力维持生活,如此而已。
这个岁数,想买、且买得起的东西,都买过了,买不起的也不用想。
也许是因为对人生、消费、快乐的理解不一样了,不再需要证明自己过得好不好。
好,或者不好,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人到中年,越来越想简单生活。内心不挣扎,也不盼望,在自己身上,除了吃,能不花钱就不花,感觉不值得,精力有限啊。
中年人花钱:不花则已,一花惊人。
人这一辈子,金钱最自由的,当然是中年阶段。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稳定的工作和事业,不管赚多赚少,基本上能算个经济自由人。
只是,中年人赚的钱,花在自己身上的比例却很少,尤其是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赚钱养家糊口的中年人,更是舍不得给自己花钱。
那么,钱花哪儿去了呢?
每一项都很惊人。
后来孩子出生了,花销渐渐大起来,幸好与爱人工作还算稳定,工资的一半都省出来,买了一辆代步车。
这就是普通人的心里安慰,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有个容身之所。
明白自己仍是底层,在那些一线城市的人、那些住别墅开豪车的人眼里,我们仍然是一穷二白,努力求生存的底层人士。
不过没关系,中年了,接受了也就无所谓,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养娃了。
娃的开销,才是中年人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的身边,有举全家三代之力来养娃的:吃最好、穿最好、上最多的培训班、读最贵的私立校。
为了方便娃上学,放着豪宅不住,租住在学校旁边的老破小;各种内卷的培训班,钢琴、舞蹈、游泳、书法……
他说自己45岁,真正明白了“一毛不拔”和“花钱如流水”是什么概念。
而他们的女儿,被认为在某一方面天赋异禀,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一个月的培训费就数万元。
如今的时代,很多父母都逃不过教育内卷的“浩劫”。
中年的我,也是如此,花一百块钱,其中九十块是花在了孩子身上,还有十块才是家里的日常开销。
“再穷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身边的人如是说。
人到中年,花钱的规则就是:不花则已,一花惊人。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