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北周时期,长安就是国家的都城。周武帝将北齐消灭以后,依旧还是以长安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可见这个地方是龙兴所在,可惜周武帝死的早,这个地盘最终落在了杨坚的手里。杨坚在这里建立了大隋朝,依旧以长安作为国家的重心,可是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长安因为年纪太大了,所以排水系统出了很大的问题,这下子隋文帝可就犯了难了。不过事在人为,大家都认为长安还是比较有前途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搬家,隋文帝自己也不想搬家,所以他吩咐手下宇文恺想办法在长安旁边另外再建一座城池。
就这样一座大兴城便拔地而起,隋朝的王公大臣们乐呵呵地住进了新城池,也不管这里的甲醛有没有散去。隋文帝对自己的这个行为十分满意,因为他这么做就避免了迁都的麻烦,从长安老城区搬到新城区并不需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又能够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可是他儿子就不这么想了,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主动要求迁都到洛阳,并且告诉大家原因,是因为隋文帝在世的时候一直强调要促进南北融合,现在住在长安这大北方,怎么促成南北融合呢?
隋炀帝就这么开始了搬家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浩的工程。隋炀帝本人是乐呵呵地坐着马车就走了,但是长安这边乱了套,所有人都要收拾行李,而且洛阳那边更是乱糟糟的,必须要重新修建城池,修建皇宫,这是非常巨大的工程,需要不少钱财来支撑。隋炀帝一点也不在意,因为钱是他老爸给他积攒下来的,他花的一点也不心疼。从这个时候开始,长安和洛阳的地位可算是平等了,两边都是都城,作用在隋朝和唐朝都是一样的。
在这之后,隋炀帝觉得北方跟南方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他认为必须要想办法真正打通南北之间的差距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南北之间修建一条河流,大家可以通过坐船在南北之间自由往来。隋炀帝之前一定是一个旅行家,一般人没这么会玩的。为了达成皇帝的这个梦想,几十万的民工被投入到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当中去了。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当场就死在了工地上。所以这条河是用老百姓的性命挖出来的,当隋炀帝坐着龙舟在大运河上游行的时候,其实已经宣告大隋朝走到了末日了。
除此之外,这位皇帝还比较喜欢打仗,当时的高句丽一直在北方非常的猖狂,多少皇帝拿他们没有办法,隋炀帝咬了咬牙,决定要跟这帮人打一架。所以连续跟他们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动用十多万人,这笔费用可想而知有多巨大。其实大隋朝本身底子还是比较厚实的,因为相继吞并了北齐和南陈,搜拢了不少钱财,可是再多的钱,也完全经不起隋炀帝这么花销啊。他就像一个有恃无恐的富二代一样,迅速将整个家给败光了。而且引起了不小的民怨,使得全国上下都在造反,甚至连他身边的宇文化及都造反了,可见他这个皇帝当的是多么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