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焜,男,48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书记、主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社区救护分会常务副会长。
一、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2016年陈焜从垂杨柳医院到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持行政工作,为了快速了解行业特点,他查阅文献2000余篇,通过不断学习、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朝阳区1+4+43+N急救体系建设,在北京市院前急救领域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朝阳品牌。
2020年陈焜主持中心党务工作,他带领支委成员从学习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构建 “三真三心”党建品牌,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改进党建方法,创新开展“四个形态一个抓手”的工作项目,通过“三省、三学、三谈、三带”与“1+1谈话”的工作方式,使党员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形成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理念上的集中、政治上的团结。他时刻把青年工作作为中心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开展团员青年“描描边、涂涂色”谈话工作,坚定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爱岗敬业、踏实工作
陈焜最大的特长是能把工作干成爱好。到急救7年,从国庆保障、建党百年保障、冬奥保障、疫情防控、疫情收尾攻坚战役,不断在绝望中找到希望成为他工作中最大的乐趣,是支撑他不断探索急救管理的最大动力。
在保障+抗疫的几年里,他加了数百个工作群,随时带两部手机,开启“白加黑”工作模式,转运涉疫人员的协调沟通指挥工作都在凌晨,他连续2-3个月在办公室时时盯结果。由于睡眠严重不足,疲劳过度,有一天走路时他就睡着了,左耳摔裂贯通伤,缝合14针后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值守。为了能保持工作状态,他已练就“秒睡秒醒”的功底,由于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陈焜的体重经常像气球一样,暴增暴减,同志们都劝他别这么玩命,他总是回答说守土有责,守土要尽责。
三、直面挑战,创新突破
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承担朝阳区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水平成为陈焜工作重点。2018年在中心内引入ISO9001管理体系,连续通过复审4年。保障+抗疫期间,建立一党一政四专四面指挥体系、一办十组管理架构,组织每日例会累计200余次,最大程度指挥一盘棋,信息一条线。冬奥期间,提出了闭环是业务,破环是政治的工作要求,在金盏洗消点建立了全市唯一的双环双区的洗消中心,确保朝阳区冬奥洗消任务圆满完成。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租赁,培训社会车辆、人员进行涉疫人员转运,累计转运涉疫人员近4万人次,医务人员和社会车人员零感染,实现急救+涉疫双赢。2022年底单日急救需求从400次增至1300次,快速增加240车组,1300余人,管理压力空前巨大,在委党委领导下成立1办5组,组成最强急救团队,圆满完成疫情攻坚战。
陈焜来到急救后充分发挥科研优势,2018年主持项目拿到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第一个首发项目。六年来申请成功16个科研项目,累计获得直接、间接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延续中心作为中国医学救援学会社区救护分会的工作,通过学会带动学科建设,增进与兄弟单位的交流沟通。面对急救医生短缺的核心困难,陈焜率先招聘9名中医学科类应届研究生参加院前急救工作,通过科研,学科发展等激励政策探索适宜中医诊疗方法在急救中的应用,在全市范围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属首创。
四、团队建设、永争第一
陈焜这几年在急救中心抓班子、带队伍,重要时刻冲上去,关键时刻豁出去。冬奥会完成在闭环内阳性人员安全转运。4月-6月共转运23463人,最高单日转运1880人,日均转运550人。11月-12月涉疫转运4134次,在年终疫情攻坚战中,扩充调度人员至108人,承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分流工作,共调派任务20106人次。启用150辆急救车,建立332个急救车组共1328人,完成20198趟救治任务,其中 12月23日达到日接单1303次的峰值。
朝阳急救经过锤炼,形成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工作作风,中心获得北京市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示范职工之家,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并且推出数位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个人。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