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开国功臣,他不想杀,但群臣逼着他杀

2022-08-21     仲安筠

原标题:李世民杀开国功臣,他不想杀,但群臣逼着他杀

唐太宗李世民虽被斥责为无手足之情,屠兄杀弟,但没人指责他是刻薄寡恩之主,像朱元璋那样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事实上,李世民的一生并非没有杀过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一位就被他所杀,不过因为杀他并不是李世民的主意,而是群臣逼他所致,所以没人怪怨李世民。

唯一被李世民所杀的开国功臣名叫侯君集。这位爷被杀,完全是因为自己作死,确实怨不得李世民。

侯君集是典型的西北汉子,今陕西旬邑人,性格疏放豪爽,不拘小节。他早年举止浮夸,不熟弓马,却四处宣称自己勇猛,惹得乡人们对他嗤之以鼻。不过,侯君集的心态很好,依旧我行我素。侯君集之所以心态好,是因为他有自信的实力,后来他投奔李世民,随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南征北战,果然骁勇无比,战功赫赫。

唐朝建立后,侯君集被分为右卫大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侯君集善于学习,曾向李靖学习兵法,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举一反三,但人品实在不敢恭维,居然污蔑李靖有谋反企图。

李世民何等英明,自然不会听信侯君集的一面之词,但也没有因此责怪侯君集。侯君集曾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是他心腹中的心腹,李世民对侯君集的信任甚至在李靖之上(李靖婉拒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四年,李世民又让侯君集入朝参政,并让他担任兵部尚书。

当时大唐第一名将非李靖莫属,李世民于是让侯君集担任李靖的副手,征讨吐谷浑。立功挥朝后,李世民对侯君集恩宠无限,又逐步提升他在朝中的地位与权势,而对李靖则采取厚养政策,表面上尊崇无比,但逐渐削弱他的实权,一步步淡出政治与军事中心。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对大唐不臣,李世民决议出兵征讨。此战,李世民将李靖搁置,而启用侯君集独当一面,率军长驱几千里攻打高昌。李世民下了一招险棋,长途奔袭战朝中最有经验的名将非李靖莫属,但李世民不想让李靖功高不赏,而重用经验欠缺的侯君集为统帅。

好在侯君集曾随李靖征讨吐谷浑,积累了丰富的远征经验,而且他本身也是一名懂得随机应变的名将,高昌之战朝廷大获全胜。唐军进入高昌时,侯君集老毛病犯了,心想老子跑了几千里累死累活,不能白来一趟,于是顺手牵羊捞了一些宝贝。手下的将士见主帅这样做,不约而同地效仿,侯君集不能制止,唐军因而捞了不少油水。

李世民得知,勃然大怒,大唐讨伐高昌是教高昌怎么做人,而不是乘机掠夺,传出来还怎么怀柔四夷?加之大臣们纷纷弹劾侯君集,李世民于是将侯君集囚禁,让他吃了一段时间牢饭。

侯君集出狱后,依旧骂骂咧咧:“老子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上战场杀敌,回来没奖励就算了,还让老子坐牢,真想反了他妈的!”

恰好此时,太子李承干担心被李世民废黜,惊惧与无奈之下,决定效仿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威逼李世民退位。他听说侯君集对朝廷不满,于是拉侯君集入伙。侯君集正想给李世民一点颜色瞧瞧,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李承干毛都没长齐,怎么可能是老谋深算的李世民的对手?结果,宫廷政变还未开始,就被人告发,李承干被废除,侯君集也被逮捕,群臣一致上奏,要求处死侯君集。

李世民却不想赶尽杀绝。他认为侯君集只是一时糊涂,何况他有大功于朝廷,希望能饶他一命。不料群臣却不赞同,他们引用朝廷律法,强烈要求李世民处死侯君集。

李世民再次表示不忍,朝臣再次抗议。李世民虽是皇帝,他的圣旨也可以当律法行事,但他是个守规则的皇帝,见群臣坚持将侯君集绳之以法,他也只好挥泪斩马谡,下令判处侯君集死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4adff56118e0de60a220edc3871b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