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去世后,留给雍正的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

2022-03-12     老叁说娱乐啊

原标题:康熙皇帝去世后,留给雍正的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

然而,正如当年康熙皇帝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手中接过一个“烂摊子”一样,他留给他的继任者雍正皇帝的也是一个“烂摊子”。

只不过,不同于顺治皇帝留下的是一个强敌环伺、政局不稳的“烂摊子”,康熙皇帝留给雍正皇帝的这个“烂摊子”更多的是因为大清王朝的内部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却都是由于康熙皇帝本人过于“仁德”而造成的。

“烂摊子”之一,国库空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然而此时整个国库的存银总数不足800万两。要知道,这个时候光是每年用以支付皇室宗亲、各级官员以及八旗子弟的俸禄的银两就要将近900万两,可见此时的国库已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囧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朝廷收入“有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宣布将丁银税额固定、不再增收的主张,准备命令各省督抚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丁数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而这也就是那句著名的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在顺治朝晚年的时候,每年全国的财政收入就已经接近了1200万两,到康熙朝时期,依然只维持在了1300多万两的水平上。

第二,连年征战,国库开销巨大。

康熙朝时期,真可谓是战事不断,征战不休。

康熙皇帝刚刚登基之时,就一直在与南方各地“反清”势力进行征战。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皇帝倾全国之力,历时八年最终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时候彻底平定了这场叛乱。

面对北方沙俄的入侵,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成功打退了俄国侵略者,并且经过漫长的谈判,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式与沙皇俄国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而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叛乱,康熙又安排十四阿哥胤禵统兵出征,平定了这场叛乱。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整个大清王朝一直处于征战之中,而也正是由于这些战争,以及之后所需的部队驻防,极大的消耗了国库存银。

再加上康熙朝晚年时期,自然灾害不断,让整个国库愈发的捉襟见肘。

第三,各级官员与地方衙门上“欠款”太多。

这些本应归入国库的银两,或是被官员们挪作他用,亦或是常年积压形成了一系列的“死账”、“烂账”,当然,也有很大很大一部分是被官员们中饱私囊了。这其中与康熙皇帝关系非常密切的苏州织造李煦以及江宁织造曹寅这两个家族,其所欠国库的款项均超过了三十万两。

可康熙皇帝却对此颇为仁慈,一直没有下决定追比和清理,以至于国库的亏空越来越大。

“烂摊子”之二,吏治腐败。

由于这些官员之中,许多官员与康熙是“旧相识”,有些则是有过一定的功劳和功勋的,于是康熙皇帝对于这些官员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并且对于其中的一些人康熙皇帝选择了宽容与从轻发落。

也正是由于康熙皇帝过于的宽纵,使得官员们愈发的有恃无恐起来,不管是朝中的六部九卿,还是地方各级官员,几乎已经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整个官场的风气也随之凋敝,让百姓对此是怨声载道。

“烂摊子”之三,皇子争储。

康熙朝晚年,众位康熙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在此期间,皇子与皇子之间明争暗斗,皇子与官员之间相互勾结,官员与官员之间相互串联,已然形成了政治利益集团。

而这其中,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的势力尤为庞大,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在内的一众康熙皇子,以及佟佳氏家族、叶赫那拉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安亲王岳乐家族等朝堂势力,皆参与其中。

而这也使得雍正皇帝自登基伊始,直到其最终去世之后,始终都被极为负面的舆论所包围。

雍正用雷霆手段,成功收拾了康熙留下的“烂摊子”。

首先是经济上,雍正大力推行“新政”,实施改革。

雍正登基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清理国库的亏空问题,而他也将这件差事交给了他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十三阿哥胤祥来办理。胤祥在雍正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做到了“只认钱不认人”,不管是普通官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拖欠了国库的银两,胤祥就用高压态势勒令其限时填补亏空,就连十二阿哥胤裪这样的康熙皇子,也被“逼”的只能变卖家产来“还债”。而前文中所说的曹寅家族以及李煦家族,最终也是因无法填补亏空而被雍正下令抄家。于是,在雍正与胤祥的共同努力下,国库亏空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不仅如此,雍正还采取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这就是“养廉银”制度,用所谓“高薪养廉”的方式,解决了清朝时期官员俸禄偏低的情况,从源头上阻止并治理腐败。

此外,雍正还通过建立“军机处”,加强了重要集权,并通过“密折制度”,加紧了对于官员的管控。

而最为人钦佩的,还是雍正做到了每一份奏折都有他亲自批阅,这样一来便可深度掌握全国政局的实际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可以说,正是雍正的努力,成功收拾了康熙朝时期所留下的“烂摊子”,不仅是为之后的“乾隆盛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为大清王朝成功“续命”。

所以,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提出这样的观点,所谓的“康乾盛世”,更应该称之为“康雍乾盛世”,因为雍正在这其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48090efd9abeb95e42842f0a3c4ff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