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21 世纪,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世界会越变越好,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惬意,过了愤青的年龄和钟点,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便利之王( Kings of Convenience ),或者《昆虫世界》里用来烘托螳螂交配的轻音乐,然而历史却在重复它自身最诡异和最阴暗的部分。难道一切真如艾柯所言,“所有的事情都是重复性的,在一个圆圈中。历史是个幽灵,因为它告诉我们它并不存在”?
《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下一个失业的人会是我吗”“如果离开这个城市,我可以去哪里呢”“周末的晚上,我一个人出门聚会,会不会不安全”“不多的储蓄到底用来投资孩子未来的教育,还是自己二十年后的养老”“银行卡里有多少钱,才可以觉得安心”。2020 年疫情之后,不确定性的浪潮一次次朝所有人涌来,面对当下,疑问越来越多,长期规划愈发困难。既有的秩序被不断打破,总有一种岌岌可危的不安全感,在行动上,我们正不自觉地趋向选择更加保守的生活方式。
唐山打人事件过去还不到一个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 1973 年“罗伊诉韦德案”判例中确立的宪法对堕胎权的保护再次给人一击,身体和生命也好像都不再攥在我们自己手里…… 面对看似稳如磐石、铁板一块的外部世界,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单读特别邀请《贫穷的质感》的作者王梆、写作者淡豹还有编辑黄月,加入这场讨论,大家一起聊聊,此时此地,生为一个普通人的“我”该怎样应对这些公共问题?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行动者?
扫码预约直播
【主题】
人的质感:生活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嘉宾】
淡豹、黄月、王梆
【时间】
2022 年 7 月 8 日(周五)
20:15-21:45
【主办】
单读、单向空间、铸刻文化、八点一刻
【活动形式】
线上直播
【嘉宾介绍】
写作者,代表作《美满》。
媒体人,文化编辑。
王梆,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和数本绘本集。剧作《梦笼》获 2011 年纽约 NYIFF 独立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作为自由记者,曾为《荷兰在线》《英中时报》《香港 01 》《南方都市报》等撰写英国时评专栏。近期出版新著《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相关图书】
王梆第一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她旅居英国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以“英国观察”为切入点,从自身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讨论贫穷与制度、家庭与养老、乡村与城市、脱欧与留欧、文化与历史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资源,也是她的写作原点。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学中“观光客式”的观察与纪录,她长期扎根当地,作为一位“生活中的人”,观察食物、衣着、住房、市集、邻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与物,不断延展视野,将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复杂真相。长期媒体工作的经验和写作训练,使她的叙述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书是 80 后写作者淡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九个短篇小说。这里有非常规的家、想得很多的人、焦急的父亲、相互隔离的中年夫妇、生怕怀孕的上班族,他们生活在人海之中,却被说不清的东西隔开。
他们受困于代际和性别关系,他们像如今几乎所有人一样,因为渴望或者压抑、因为不得已的人生际遇四处游走,却总是无法彼此理解。书中有我们当代的生活景观:寺庙、机场、商场、便利店、精神病院、快捷酒店、旅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