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有个皇位要继承,你会有什么想法?
大概有些人会说,既然都有皇位了,那我还打什么工,回家继承皇位享福去了!
但是在古代,皇子真的是那么好当的吗?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在古代当皇子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吧。
在古代,帝王之家最重视的问题就是子嗣,孩子越多越好,只有孩子多,才能选出最适合当皇帝的那一个,所以古代皇帝三宫六苑,佳丽三千,还真不是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平衡朝局,为皇帝开枝散叶。
虽然帝王之家在当时能够拥有比较好的条件来实行生育计划,,但总体来说医学水平就摆在那里,孩子很容易就早早夭折,能活下来的男孩子们,才有资格开启自我修炼的课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能不能顺利当上皇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母亲的地位、父子感情好不好、大臣影响力、还有自己本身的综合素质等等。
但总体来说,自身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
皇家对于皇子们的培养十分重视,而其中就属清朝的皇子要求最为严格。
清朝以骑射发家,哪怕后来天下安定,但是对于皇子们,要求还是十分苛刻,除了文化课之外,体育课程也不能落下。
就比如鼎鼎有名的康熙皇帝玄烨,其中《啸亭杂录》就记载6岁时候,康熙皇帝的课程表。据说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温习功课;7点到9点学习中国礼仪文化;9点到11点学习满蒙汉文字及文章;11点到13点是午间休息时间;13点到16点学习武术、弓箭、骑术;16点到18点是自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一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而且不像现在的学生一般,拥有周末和节假日,只有大年初一、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生日和自己生日,才能休息一天,算一下,全年只有5天休息。
大概算下来,康熙皇帝大概每天花在学习上头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甚至因为学习过度疲惫,导致他开始咳血。
可能有些人就会问,如果自己不想当皇帝,只想当个闲散王爷,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了呢?
事实证明,这还真是你想多了。
在很多时候,太子都不是孩子一出生就定立的,在准确的消息之前,大家都是一样的,比如醇亲王奕譞在《竹窗笔记》中就提到:“读书者每日至下屋歇息不过一二次,每次不过一刻,且须师傅批准。读书间隙许可讲书论史,但不准外出闲逛。”
皇子们休息时间不仅少得可怜,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还必须得到老师的批准。
像电视剧里皇子们没事就溜达出宫微服私访,到处乱逛,那是不存在的。
清朝皇子学习的内容很繁杂,除了要学习汉文经典,还要学习满文、蒙文、藏文等等。
清朝是“马上得天下”,骑射在皇子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皇子到14岁后,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拳术、鸟枪、刀剑、火器等。很显然,清朝有意将皇子培养成文武全才。
另外,在清朝,对于皇子们的师傅,地位还是很尊重的,如果皇子们没有学习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罚书、罚跪、不准吃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人敢阻拦,而且师傅还会受到嘉奖。
所以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在古代,当皇子是件简单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