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8天长假里,本是一桩大好事的“南阳迷笛音乐节”,却在最后时刻,出现了当地一些群众群抢群盗物品的事件,这显然会令好心没得到好报的南阳人非常尴尬和愤怒,此后的相应处理与回应,虽然能看出南阳各方面的补救之努力,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非常值得重视与警醒!
对于此事件,南阳当地人、更包括所有中国人,其实都不应转移或混淆了此事件中深层次的重点——那就是对于如此很“朋克”的农耕文化之成分,仍要进行深刻反省,关键一点,就要是剜除其中的一大“脓疮”:“法不责众”思维,坚决给这些当代“朋克农民”,打上瓷实的“法治”补丁!
南阳当地的各方面机构在事发后,非常疾速地抓住了发布虚假视频,产生了鼓动效应的造谣者——如对发布“好多帐篷谁需要过来拿”不实信息,煽动误导村民的陈某,已依法刑事拘留;还对发布“碗口粗的电缆被偷了”谣言的张某某(网名“老talk”)依法开展调查等……这些当然值得赞扬,但是,这些虽然值得肯定的工作,仍然不应成为此事件中的最大焦点!
毕竟,虚假“鼓动拿帐篷”,并不代表看到人家的身份证、手机、电脑等物品,就可以当着拍视频者的面,竟然说出“没有人在就可以……”之类无知且无法无天的话吧?
所以,在快速解决了制造谣言者后,更应该将重点放到惩治违法偷抢财物的人身上——而不能从上到下,都受制于所谓的“法不责众”思维,就此再放这些偷抢者一马,如此“放虎归山”产生的负面效应产生后,可以说,此类事件仍将会继过去和今天之后,不断地再次于未来重复发生!
这从过往的抢夺事故车上散落的财物案,公开抢拿他人地里的瓜果案上,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印证!
这次的“迷笛音乐节”,本是发源于民间的地下摇滚音乐,而摇滚音乐的精神灵魂,有一个很洋气的名词表达——“朋克”。
所谓“朋克”的内涵与精神中,在前期,它就是一个“流氓、地痞”的指代,后期则发展为“自我、自由、眼中无他、无所畏惧”的精神。
但是,像这次的音乐节组织者在回应网络上的不同言论时,竟公然回骂难听的字眼,还对媒体称这正是“迷笛音乐”的本质特点云云,其实也都有这种“朋克”思维的影子。
其实,这种“朋克”的含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南阳当地——其实也包括了我们全中国——的农耕文化,产生出不少相对应的成分,即过于不受规则约束,甚至会产生无法无天的“法不责众”思维,这些显然更值得我们警惕和反省!
在过去的漫长历史中,像乡里之间的集体械斗现象;以及“占山为王”的盗贼集群现象;甚至是近现代的军阀割据现象等,其实都有我们的农耕文明中,这种“法不责众”思维的体现。
但如今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明确提出了“法治中国、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等的全面法治建设思想,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再对主要残存于农耕群体中的“法不责众”思维过于妥协,不能为了所谓的“维稳”,让参与群抢群盗的人,仍能再一次地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
如果对于这些“法不责众”思维的人群过于“绥靖”,就等于纵容这些无法无天者,其所产生的坏之效应,其产生的后果,就更难预测,发展到极致时,甚至对社会和国家极具破坏性!——历史其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确实能够理解南阳方面为了当地的形象,在打击此案中所有违法者时所做的努力,但是,不论是当地的各个方面和机构,还是我们社会的所有人,都不应模糊和转移了此事件的最大焦点:那就是对于如此“朋克”的农耕文化中的一大缺陷:“法不责众”思维,决不能予以妥协与放过,一定要坚决打击其中的所有违法行为,都能做到刻不容缓、决不手软才行!【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