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扩容,外资大举流入,11月机会在哪里?

2019-11-10     斗牛财经

张永明:以低估值蓝筹为主的指数行情就要来了

大盘这个位置,我认为很大概率向上,低估值蓝筹券商、保险、银行大蓝筹目前还是估值非常便宜,北上资金不断抄底。

央行MLF4000亿利息降低5个基点,这是非常重要指向性的指标,全球各国都在进行量化宽松,

人民币大幅升值,已经破了7的整数关,每次大行情,大牛市,基本上是人民币处于大幅升值的周期内才有这样的行情。现在我觉得汇率一定要非常关注。

高盛的分析师说,11月要买入A股400亿美元,我认为,他买入的对象低估值蓝筹、大金融、大消费、包括基建类股票一年没怎么动做,基本都在筑底,大家可以重点关注;此外,大消费中的家居用品板块还在底部,未来会孕育不少机会。

黄建华:多重因素催化,强势上攻有望来临

我对接下来的市场看法相对乐观。经济层面的负面或者悲观的预期已经充分的释放了,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是共识,符合普遍预期,在全球量化宽松的背景下,经济下行空间有限。

11月资金面有一定压力。但也有一定希望,北上资金今年内流入规模超过2300亿。

央行的MLF操作,人民币出现明显升值,对未来市场意义可能是非凡的,说明政策影响已经进入到实质阶段。

上证指数日、月、周线表现是逐渐走强,日线已经把几乎所有均线都收复,创业板回踩趋势线并没有引起恐慌,

目前市场,无论经济层面预期,出现超预期下行可能性不大。降息等组合拳,政策面组合,未来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甚至强势进攻。

陶冶:11月指数偏乐观,把握两个极端

个人倾向于指数运行在2900-3100点,200点区间震荡反弹。周期长,空间小,市场难免波动反复,我们整体采取逢低吸买入的机会。

本月最大的机会就是11月底MSCI第三次扩容,接近有2000亿人民币入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容幅度。

个人策略选择偏两个极端:一个持续弱化,但板块止跌的,比如军工,另外是前期的科技热点题材回调到位的标的,如数字货币等。

杭州—程立民:震荡行情中的四种赚钱模式

第一,追踪机构,走势比较稳健的股票,在震荡市结构中,每个月能涨幅超过10%的就是300多只。最典型的第八大权重股中国人寿,四季度涨幅超过30%,非常罕见。

第二,对热点短线博弈,相当于游资模式。这些股票大多宽幅震荡,还有浑水摸鱼的。

第三,事件驱动型机会,大多数股权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关注审核进度,有估值判断才能捕捉到大机会。

第四,深度调研挖掘。

总之暂时看不到大盘有大行情的机会线索。2440点是政策底也是市场底,2440点就叫做资本价,往上20%就是合理估值区间,2928点之下就是我们A股低估值区间。至于3000点之上,无量难有作为,最起码2500亿以上,否则还是沦为结构性机会。大盘震荡市中,找好结构性机会节奏,市场也是很好做的。

郑州—郭鹏展:主动退守,只为更好进攻

目前市场没有大的新意,资金脉络并没有特别大的改观。市场已经在3000点附近上上下下,重心一直没有脱离这个中轴。市场冲关3000点第一次尝试,往下走跌无可跌,但往上走没有井喷,或者明确主线推动市场上行,充分换手主动换手,是为了后面更好进攻。3000点不在话下,势在必得。

操作方向,双轮驱动是比较好的策略。首先,蓝筹白马,大金融银行、保险、券商近期有异动等,权重搭台板块轮动效应如果都在,市场整体上升趋势不会变。

另外就是科技浪潮下,中国市场巨大,高端装备制造、5G等科技潜力无穷。

孙科科:看好银行和医药股的投资机会。

成交量相对低迷,挖掘结构性市场机会。前期概念性炒作开始往业绩切换,另外,估值从高到低切换。

首先,看好银行。银行是破净的,目前估值最低,在申万一级板块里排名第六,高于80%的板块。估值过度悲观预期,未来发生好的改变,整体估值提升预期可期。

在未来突破方面,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投资、融资等功能,并不替代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传统柜面交易转移到网络渠道进行,也没有改变商业银行本质功能,只是改变交易方式。未来带来商业银行突破还是有看好的逻辑。

其次,医药板块:政策利好慢慢形成,业绩持续增长,三季度机构高仓位持仓最近中美巨头联合研制阿尔茨海默症国产新药要上市,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刺激,创新药进入新周期。重点看好生物制品、医药服务、药方、创新药等机会。

郑辉:存在收益兑现压力,行业低估关注家电和券商

年前我认为区间震荡,指数波动不会太大,更多的是估值和情绪的影响。好的一面是,贸易战缓和概率加大、外围宽松,积极因素加大。四季度年报行情,大家少一分冲动,多一点耐心。做板块估值比较好的,而我看好防御类的消费板块,特别是家电板块。家电板块近期预期基本面好转,叠加低估值水平,正好符合市场资金配置需求。而券商估值在历史中位数以下,行业集中度提升,虽然明年开放外资可能会有竞争,但改革有互联网优势,仍可关注低估的券商个股。

吕祖伟:指数站上这两个关键位置,后市就可期!

如果沪指能站上120周线,创指到1750,后市就值得期待。现在都是防御性质,沪港通进来都是买大股票。现在主要看科技股行情何时能涨起来。其他时间就买消费防御类的个股耐心等待。

我认为未来的主线持续会是科技股。科技发展起来不是短期内,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过程。

上海—张勇:谈谈当下的趋势与操作思路。

目前,显然外资看好中国股市,一直持续流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贸易争端趋缓。

从国际层面看,人民币资产无论债市、股市,都是全球的价值洼地。我们的货币工具,储备金都比较丰沛,经济增长速度也可以,财政也有钱,基本面不支持大跌。注册制落地后,股市会分化,好的更好更高,坏的退市常态化。

个股两方面:第一、北上资金被誉为聪明资金,入市获利颇丰,基本上是榜样,碾压国内所有基金收益。拿出三成资金,学习北上资金的选股方式,操盘策略。第二、发现间歇结构性机会,抓住科技股。重点操作层面,仓位不要太重,5成左右为宜。

除了北上资金价值方面之外,短一点,一周内不论赢钱亏钱都要走。总体危中有机,我还是看好机会。业绩逐步下滑,退市的梯队,如果遇到建议及早立场。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35GU24BMH2_cNUgDWIH.html